乐聚港澳青年 共创湾区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乐聚港澳青年 共创湾区未来 > “五乐”行动
南沙试点建设营智环境 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
  • 听全文
  • 2021-11-05 16:47:10
  • 来源: 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 分享到
  • -

5年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1.2万人

  “全新的人才政策宣传方式,刺激又特别的游戏让人简、易、快地了解到各项南沙人才政策。对于扎根南沙,我更有信心了!”10月30日,“聚才引智,向南启航”2021年南沙区人才纷享汇活动在南沙国际人才港举行。活动通过人才政策与趣味游戏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搭建政府、企业、人才、家庭共聚共享的平台。

  随着南沙人才政策和工作的不断深化,各种贴心的活动和人才配套措施愈发齐全,各类人才在南沙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高。记者日前从南沙区有关部门获悉,《关于在南沙区开展营智环境建设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已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2年4月底前,南沙区营智环境建设试点工作要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对试点经验进行复制推广。南沙人才工作将迈上一个坚实的台阶。

  开展营智环境建设,是广州南沙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的重要抓手。近五年,南沙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1.2万人,是2015年的8.9倍,省市区共建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入驻770多家科技服务机构,超过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入库成为“科技特派员”,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推动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稳步前行。

  在全国率先提出营智环境概念

  2020年9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上,南沙在全国率先提出营智环境概念。南沙相关负责人表示,营智环境即是指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及其智力成果运用的环境,打造营智环境就是为人才智力迸发提供各类要素支撑;营智环境与营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营商环境聚焦于商事主体,而营智环境聚焦于人才的发展,南沙计划参照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系统化、科学化、可操作性的营智环境评估体系。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吴江认为,南沙在奋力打造营商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营智环境”这个新概念,很有制度创新意义。在他看来,“营智”需要注重三个变量关系:市场的开放度与成熟度、政策的精准度与公平度、政府的监管适度和服务效度。“这三方面南沙有了很好的基础和成就,未来政府需要发力的是瞄准创新主体的市场失灵领域。”吴江对南沙的营智环境建设充满期待。

  根据《试点方案》,南沙将通过推进“建立营智环境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构建营智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探索人才发展制度政策集成创新”“形成定期评估制度”“建立与人才及用人单位的联系互动机制”等营智环境建设试点任务,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各类环境支撑,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打造融通港澳、接轨国际的人才新高地。

  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稳步推进

  品粤式早茶、登“小蛮腰”观夜景、考察南沙区内外多个企业……来自西南大学的5名博士生和4名教师大呼“不虚此行”。10月26日~29日,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邀请西南大学博士生及教师来到广州,到南沙的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港科大(广州)等多个地点实地走访、考察、交流。西南大学洁净能源科学博士生马千茹表示:“我想明年毕业后就来南沙。”

  南沙的人才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层面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于今年2月以“粤大湾区〔2021〕1号文”正式印发。此次西南大学“博士团”来穗考察,既是南沙打造国家化人才特区之举,更是为了推动南沙招才引智“走出去”和“请进来”。

  今年7月,“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挂牌仪式在广州南沙国际人才港举办,全省首个冠名“大湾区(广东)”的人才驿站正式挂牌启用,驿站选址在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南沙国际人才港。

  南沙积极推动形成市、区两级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区层面配套行动计划推动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目前,大湾区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正处于优化提升阶段:其中大湾区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会员单位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广州市唯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自2020年4月开园以来已入驻20余家企业,累计营收已超120亿元。

  此外,南沙还着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南沙引导粤港澳三地人才共绘发展同心圆。南沙在全国率先试点聘任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实施港澳及外籍人才个税差额奖励政策,截至目前已发放港澳及外籍人才骨干高管奖(670人次)8200余万元。

  据了解,目前南沙建设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粤港澳(南沙城)国际青创社区、“创汇谷”“创享湾”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入驻签约创业项目近300个。落户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中心。南沙青年双创基地获评全国首批“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