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州 数说生态——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样板,绘就美丽广州新画卷。
当前位置:>美丽乡村
  • 从春和景明到夏日繁花,2025年的“进度条”已悄然过半。时光流转间,广州市花都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脚步依旧铿锵、信心更加坚定。 更多详情 >>
  • 一方庭院书写多彩四季,一户美景涵养优良家风。今年以来,我区聚焦省委“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实施“美丽庭院”建设行动。区妇联、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通过立体宣传、多方联动、典型引领等举措,合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推动乡村风貌从“点上出彩”向“面上提质”跨越,让方寸庭院成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支点。截至目前,全... 更多详情 >>
  • 近年来,增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市级美丽乡村创建为重要抓手,聚焦生态宜居、产业升级、治理创新,基础设施提档、风貌品质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工作蹄疾步稳,交出了一份“村强民富景美业兴”的精彩答卷。 更多详情 >>
  • 广州这个“长在莲花里”的700年古村落,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它就是莲塘村,盛夏广州有名的避暑胜地之一。莲塘古村是一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岭南传统村落,始建于南宋端宗景炎年间(1276年),由珠玑巷南迁的凤翔陈氏族人建立,是华南地区陈氏宗族的重要聚居地。 更多详情 >>
  • 想解锁荔枝的N种玩法?14条主题路线带你从古村到山海,从田园到舌尖——采岭南名荔,赏文化瑰宝,品非遗风味,这个夏天,跟着荔枝去旅行! 更多详情 >>
  • 很多人认识马克村,都是从风铃木开始的。在小红书、抖音等热门平台,“马克村风铃木”已经成为湾区市民春日网红打卡点。2023年,更是美上央视,在全国出圈。这个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的岭南水乡,如何以“小花朵”撬动乡村发展“大经济”?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南沙区东涌镇马克村因地制宜,坚持走创新之路,将“颜值经济”转化为“价值经... 更多详情 >>
  • 紫坭村始建于南宋时期,其村名缘由就颇有趣味。一个传说是该地有大片呈紫黑色的土壤而得名,另一个传说是一名探花受过皇帝紫袍玉带及土地的封赠,因“皇帝诰捷紫泥封”而得名。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岭南味十足的紫坭村,2024年该村被评为广州十大特色旅游乡村。 更多详情 >>
  • 5月13日,记者实地探访看到,白云区龙归街南村村周氏大宗祠(孖祠堂)旁的凤凰木已花开过半。当地村民表示,预计再过一周,该凤凰木便可花开满枝头。本月,南村村的荷花也将进入盛花期,届时,游客来到这里便可同时欣赏凤凰花和荷花。 更多详情 >>
  • 规划400公里最美旅游公路,支撑12个农业园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赛车、赛马、登山等为特色的体育小镇……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下简称“引领区”)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广州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有力抓手和重要发展机遇。 更多详情 >>
  • 无人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算法……很难想象,这些当前炙手可热的前沿科技,不仅应用在车水马龙、灯火璀璨的繁华都市中,也运用在广州的田间地头,成为农业文化不断演进的生动写照。广州农业文化历史悠久,从4000多年前的稻作文明到近代基塘农业、商品农业,再到都市现代农业的创新探索,无不展示广州人务实包容、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 更多详情 >>
  • “我们一直认为广州科教城是宝贵资源。”朱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钊说。随着广州科教城各院校于去年陆续入驻并启用,该街道与广州科教城合作打造“百千万工程”乡村夜校,培养村民成为技能型人才。 更多详情 >>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遥想九百多年前的夏日,周敦颐观荷而心生感慨,从此《爱莲说》千古流传。若想跨越时空与古人共鸣,到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村村是个绝佳选择。这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正由周敦颐的后人建立。据记载,南村开村的周氏祖先为周敦颐第九代孙周仕龙、周遂禄。漫步古村,从南莲广场到莲心桥,村里的不少地名、典故都与“莲”有关,“爱... 更多详情 >>
  • 近日,位于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的人和园-世界农旅之窗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据了解,成为国家3A级景区后,人和园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将园区打造成广州市的一张农旅名片。人和镇也将积极发挥人和园的品牌效应,丰富清河村产业结构及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示范街区。 更多详情 >>
  • 在从化,正在举办的从化温泉文化旅游节为“暖经济”再添助力,26项活动大大小小的精彩活动陆续推出,“吃住行游娱购”一站式服务让游客尽享温泉之旅。在全国,从化温泉也“忙”着在全国各地举办推介会,不断叫响“世界珍稀温泉”的名声,吸引着全国游客来广州泡温泉。 更多详情 >>
  • 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14条具有岭南特色的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分布7个涉农区,各美其美、相互辉映。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再到集片成带,山水田园织就新时代广州繁华都市与美丽乡村和美画卷。 更多详情 >>
  • “乡村风景道不仅具备交通功能,还具备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风景道拉近广州乡村地区与广州市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时空距离,能实现物流、人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较好地把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运出去,带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更多详情 >>
  • 秋色染稻田,俯瞰遍地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从化大部分的稻田已由绿转黄,放眼望去,满眼尽是令人心碎的金色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彩夺目,宛如遍地黄金。在广州国家版本馆前,稻田里的稻穗上缀满了沉甸甸的稻谷,稻谷色泽金黄、颗粒饱满。 更多详情 >>
  • 踏秋赏花、寻香游园,非遗国潮、特色夜游,畅玩环“两山”、解锁新体验……今年国庆假期,广州乡村游成为广大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广州乡村各大景区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主题活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乡村游特色玩法。 更多详情 >>
  • 最近,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内一片忙碌,2024年度广州市“农民丰收节”将在这里举办。这场农业盛会为何选择清河村?去村里的明星项目——人和园乡村振兴农业观光园(简称“人和园”)看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更多详情 >>
  • 古祠堂变农家书屋,是三华村多年探索古建筑活化利用的阶段性成果。作为花都区最大、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华村北宋建村至今有900多年的历史,现有祠堂22座、古民房近700间,风水塘8口,古树木众多。 更多详情 >>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