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绿美广州 数说生态

广东唯一!增城绿道入选2023年中国十佳精品骑行路线→

  • 听全文
  • 2024-01-23
  • 来源:广州增城发布
  • 分享到
  • -

  日前,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户外运动精品骑行路线”。此次发布的路线共10条,分布在北京、山西、内蒙古、浙江、湖北、广东、四川、青海、海南、云南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骑遇增城 骑乐无穷”增城区绿道骑行路线(下称“增城路线”)为其中一条,是广东省唯一入选路线。

  骑行增城

  打开山水文明“教科书”

  增城自然禀赋优异,历经1800多年的历史,助力增城成为山水文明的教科书、岭南文化的聚宝盆。

图片

  当前,增城建设了国内最美、最长、穿越景区(点)最多的绿道网,绿道总长约601.8公里。碧道是滨水绿道的升级版。截至目前,增城碧道贯通全区的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了以增江碧道为代表的广东碧道“增城样板”。

图片

  中国大陆落差最大的白水仙瀑飘然落入白水寨,2.6平方公里荔湖水光潋滟、600多公里绿道寻幽览胜、140多公里碧道接连山水织就锦绣、400公里生态景观林带绵延全域,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韵味十足,是名副其实的大湾区后花园,是繁华深处的世外桃源,是近在咫尺的诗与远方。

  增城拥有丰富的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以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作为“山”系列山水生态产品龙头,以增江画廊作为“水”系列山水生态产品的主打,区内拥有大封门森林公园、南香山森林公园等13个森林公园、30多个生态公园以及荔湖、增江画廊等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具备优质的温泉资源,其中5家温泉酒店上榜2022广东温泉企业30强。骑行增城不仅可以欣赏到峰峦叠嶂、峡谷深邃等壮丽景色,还可以领略到清澈碧绿的湖水和一江两岸的美景,最后还可以享受美容疗养效果俱佳的汤泉,洗去一身的疲倦。

  在游客体验的舒适度方面,增城区2022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39天,达标天数比例为92.9%。这里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经过市境北部的派潭镇附近,气候特征是“炎热多雨,长夏无冬”,一年四季均适合旅游活动的开展。

  得天独厚的自然垂青下,2020年,增城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20-2021年度广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2023年,增城区荣获“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贯穿古今

  走读岭南先贤“风采录”


图片

  自然景观之外,人们在骑行路线上留心观察,会不期遇见令人惊喜的历史建筑。例如,万寿寺、飞泉洞摩崖石刻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雁塔、何仙姑家庙、宁远楼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中共增龙县委旧址、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增城县第三区常备队、永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乏其数。

图片

  自古以来,增城汇集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涌现崔与之、湛若水、郭继枚、吴秀峰等知名人物。近代,增城是红色的土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

  传说、文物、遗迹、名流荟萃,揭示了这座古邑的深厚底蕴。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隶属南海郡,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增城地近广州,古代易于接受中原传来的文明熏陶,教育发达,文脉昌盛。

图片

  增城荔枝文化源远流长,获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雕(广州榄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舟文化别具水乡风味;舞貔貅、舞春牛、舞火狗等传统民俗风情浓郁;广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正果畲族村)民族风情独特;派潭镇、正果镇、黄屋村、坑贝村等特色镇村魅力十足;何仙姑家庙、报德祠、三忠庙、佛爷寺、万寿寺、百花古寺等古寺庙彰显了增城深厚文化底蕴。

  增城还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地区,境内居民历史上因迁入时间的先后,有“本地”人和“客家”人之分。“本地”人的先祖大部分是在秦、汉、晋、唐、宋各朝代从北方迁入,属于“广州话”系统;“客家”人主要则是从兴梅地区、韶关地区等后来迁入,故称“客家”。前者的人口数量约占增城区总人口的60%,后者人口数量约占40%。

图片

  服务保障

  畅游广州“现代活力核”

  在这里,交通便利,游客能够快捷抵达名胜之地。

  大交通方面,海陆空交通全覆盖,是珠江东岸互联互通、共建共荣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多条高速衔接,一小时可到达白云机场,已开通铁路货运和城际客运,客运枢纽格局逐步形成,基本形成四横四纵路网结构。

图片

  小交通方面,路网发达,链接通畅。城市道路呈“三横三纵”的路网形态,已通城市轨道和地铁,公交路线167条,公交车685辆,逐步实现碧道、绿道、古驿道互联互通,形成广东碧道“增城样板”。

  在这里,绿道优良,游客能够安心畅享骑行之旅。

  增城绿道使用透水混凝土保护层、透水混凝土层、粗砂过滤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等工序铺就,具备较高的强度、抗变形的能力,拥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和耐磨性,以及高透水性、高承载力、装饰效果、易维护性、抗冻融性、耐用性、高散热性等特点。

图片

  广东绿道看广州,广州绿道看增城。在高标准推进“万里碧道”建设中,增城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碧道建设与绿道有机融合、互联互通,建设集生态、休闲游憩、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

图片

  在这里,配套完善,游客能够随时获得沿途补给。

  增城绿道配套建设了观景区、休憩点、服务驿站、旅游厕所、亲水亭台等服务设施。为市民游客提供安全、经济、便捷、舒适的生态空间,也打通了骑行游玩、田间采摘、远足自然最后一公里。

图片

  此外,增城大力推进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拥有星级酒店7家、高端酒店24家,建成民宿202家,精品民宿约30家。绿道沿途还有高端餐饮、特色餐饮、特色小吃店等多元餐饮体系,能较好地满足大部分游客的需求。

  骑行增城路线,市民游客将在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中,提升关于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