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力嘉年华全城共享
8月1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全运萌物集体空降广州,体育文创既能看还能玩!
当天,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主办的“全运年·看广州”体育文创嘉年华系列活动在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拉开序幕。集“1场交流盛会+1月主题展览+3天多彩市集附体展览”于一体的体育文创盛宴,点燃了全城全运热情。历届运动会吉祥物集体“空降”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各类展品触发体育迷的集体记忆;而将汉服、动漫、科技一一囊括在内的文创市集带来各类交互体验;体育、文化和旅游界大咖齐聚论道,碰撞新火花……一系列丰富活动为不同年龄层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
此次体育文创嘉年华将向市民持续开放,其中文创市集将持续三天,主题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骑行队员和嘉宾在集市合影。
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参加。
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登上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天台。
跨界对话 激发创新思维
办赛事,也是办城市。然而体育、文创和旅游之间的交集在哪里?在“全运年·看广州”体育文创嘉年华系列活动之“跃动文体旅,共绘大湾区”体育文化交流对话活动上,来自体育界、文化界、旅游界的多位重量级嘉宾,揭开了全运会背景下体育文创发展的一系列花絮故事以及前沿观点。
其中,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全运会吉祥物总设计师刘平云便从城市文化、设计理念、设计要素等方面介绍“喜洋洋”“乐融融”。他表示,中华白海豚喜欢群居,展现的团结互助精神与体育赛场运动员的团结奋进互相呼应,“而全运会及残特奥会会徽首次造型一致,体现节约办会的理念,提高了物料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引领精神”。
而广州市公共艺术家协会主席、十五运特许商品设计艺术顾问郭承辉在《城市形象推广与公共艺术、文创的关联》的主题分享中表示,城市的形象是由看得见的外在和看不见的内核构成。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找到看得见的载体与看不见的文化的深度连接点,当文创可以带领人们找到一座城市的深度文化气质,看见一座城市背后的文化故事,才能激发巨大活力。
而除了深度前瞻的行业交流,当天还举行了“珠江浪涌绘湾区,创意燃动十五运”体育文创优秀作品和案例推介活动颁奖仪式。此前,广州面向全社会征集了近200份全运体育文创产品与设计,而在当天,“珠江浪涌绘湾区,创意燃动十五运”体育文创优秀作品和案例“C位作品”正式出炉。
“珠江浪涌绘湾区,创意燃动十五运”体育文创优秀作品和案例评选结果揭晓,《<饮茶争先啦>早茶全运会》获一等奖。
全运萌物 唤醒城市记忆
当天,在“全运年·看广州”体育文创嘉年华系列活动之“吉物映全运·湾区续华章”体育吉祥物回归特展上,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诞生的首个吉祥物“阳阳”以及历届形态各异的体育萌物形象也一一空降广州报业文化中心,营造起浓厚氛围,触发了不少观众的体育集体记忆。
此外,现场还通过史料与漫画、AI等创新表现形式聚焦体育精神的传承。既有历届运动会和邮票的结合,也设置了“方寸华彩·全运万象”AI吉祥物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麦克风询问AI体育相关知识。文创互动展区则展出了一批将绘画和滑板相结合的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块可以拼在一起组成凤冠图案的滑板,上面还画着紫荆花、莲花和木棉花,分别代表着香港、澳门和广州。
不少市民坦言,展览现场的一系列“展品”更是触发了自己的本土体育情结以及广州人的体育集体记忆。其中,来自寺右村的龙舟原型近距离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展现了广州体育与民俗的深度结合。“我觉得今年全运会的两个公仔特别好玩,更贴合现在视觉上的喜好。”参观展览的市民黄先生说。他还表示,希望全运会赶紧开幕,期望全运会可以促进广州、广东、大湾区的经济发展。
文创市集 点燃全新体验
当天,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北广场人声鼎沸。“创享体育,文韵市集”体育文创市集设置了体育文创企业精品区、博物馆体育文化专区、设计创意集合区、特许商品零售区、体育文创DIY手工坊,全国知名企业、博物馆、设计师和艺术家纷纷来到现场,带来了涵盖手工、潮服、赛事周边、文物复刻品等体育文创产品。
体育文创企业精品区汇聚了众多全国知名体育文创企业,展示着手工体育玩偶、徽章、潮流服饰、热门赛事主题纪念品及运动装备周边。上汽大众更将汽车开进广场,推出了以体育为主题的彩绘汽车互动体验。
博物馆体育文化专区则带领观众踏上历史文化之旅,展出了一系列精美的文物复刻品。广州艺术博物院工作人员雍女士介绍,团队创新设计了一套“哇小魁”运动主题冰箱贴,以各种运动姿态呈现体育魅力。特许商品零售区也热闹非凡,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各类限定商品,尤其是吉祥物玩偶,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队选购。
市集还设置了跨界互动游戏,古风爱好者能沉浸式体验历史上的体育运动;动漫爱好者则能探寻“二次元+体育+文创”的融合创意。足球井字棋、迷你冰壶、乒乓进桶、篮球机等趣味运动项目吸引了市民边玩边赢取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