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创新·共融 全运会主题档案文献展”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幕
9月8日,由广东省档案馆、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和广东省体育局共同举办的“传承·创新·共融 全运会主题档案文献展”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幕。展览将于9月9日起,在广东省档案馆三楼展厅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展览现场
展览以400多份文件、图片、实物、视频等档案资料,全面回顾全运会自1959年启幕以来的光辉历程,再现六运会、九运会的岭南风采,展望2025年粤港澳三地携手联办十五运会的融合盛景。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沿革与传承:全运会的历史回顾”,回顾历届全运会的盛况与珍贵瞬间。第二部分“开放与创新:全运会的广东辉煌”,展示广东成功承办六运会和九运会的一系列开拓性实践和成果。第三部分“协同与共融:全运会的湾区交响”,讲述粤港澳三地同心同联,携手筹办十五运会;更以体育为纽带,加速融合发展。
展览现场,一份份泛黄的档案、一帧帧定格的画面,串联起无数珍贵的全运记忆。
1983年,《关于筹办第六届全运会场地建设计划任务书》等档案记录了天河体育中心从征地到项目审批立项、从建设到落成的全过程,是解码天河乃至广州巨变的关键“城市记忆”。
1987年,广东省体育总会向香港足球总会发出“六运杯”邀请函与香港足球总会派队参赛的复函,相关档案见证了粤港澳三地通过全运会这一国家级体育盛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融合之路。
2001年,九运会在广州举办,九运会主场馆开创了当时国内体育场馆六个“最”,九运会主场馆建设概况等档案资料,详细记录了九运会21个场馆建设、维修、改建项目的情况。
2025年,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印发《十五运会粤港澳联络工作总体方案》,创新建立“1+4”粤港澳联络协调机制,粤港澳三兄弟通过协调机制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携手办好全运盛会。
此外,徐向前元帅给六运会的题词手稿、六运会吉祥物“阳阳”原作图稿、第六届全运会会歌手稿、九运会主火炬、十五运会吉祥物手稿等馆藏珍贵档案以及奖牌“同心跃”与“同心暖”等实物也悉数亮相展览。
六运会各类比赛入场券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原编委、文体新闻中心原主任陈伟胜向省档案馆捐赠的一批全运会档案也在展览中展出,包括运动会指南、秩序册、运动会特刊等。不少档案在今天已经难得一见,如六运会服务总公司从港澳同胞处筹得不少款项,为表感谢之意特别印制的开幕式《凌云志》团体操繁体字节目单。
十五运会吉祥物手稿入驻省档案馆
本次展览不仅回顾了广东自六运会、九运会至十五运会的历程,更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在昨日开幕的“传承·创新·共融 全运会主题档案文献展”上,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十五运会会徽、吉祥物手稿捐赠者刘平云以双重身份参与其中——既是观展者,也是捐赠者。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设计手稿
作为捐赠人,刘平云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设计手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捐献手稿,是希望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录留下来。在他看来,这些档案不仅承载历史,更应启迪未来。他希望民众能通过它们研究历史、弘扬文化、启迪未来。“这是手稿作品最重要的价值。”
同时,刘平云也分享了作为设计者的创作理念。例如,会徽设计以三朵花瓣象征三地同心,分别采用广东木棉红、香港紫荆紫和澳门莲花绿,彰显“三地共融、全民共享”的理念。而吉祥物“白海豚”头顶的三朵小水花,同样代表三地文化特性。谈到吉祥物“可爱到发芽”的网上爱称,刘平云笑称:“一出来就有网友因为它喷出的三条小水柱,叫它‘可爱到发芽’,这个词非常生动,我们也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