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新广州 激情十五运
十五运会跳水首金诞生 广东队女子团体卫冕
  • 2025-11-03 10:18:22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复出首战,全红婵:“我真棒”

  11月2日,十五运会跳水比赛在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开赛,由奥运冠军陈艺文、全红婵领衔的广东队以2369.8分成功蝉联女子团体冠军,夺得了本届全运会跳水比赛的首金,这也是广东跳水队第6次夺得全运会女子团体冠军。广东队共有8名运动员登场比赛。值得一提的是,谢佩铃今年首次参加游泳世锦赛就成为世界冠军,此刻又首次赢得了全运会金牌。而获得伤愈复出后首金的全红婵赛后则在社交媒体上说:“我真棒。”

9c940b449bfb31b1f806.jpeg

广东女子跳水队在领奖台上庆祝夺冠

  跳水团体决赛的成绩由单、双人的10米台、3米板共4个分项的得分相加决出,各参赛队伍每个分项派出两名(对)选手参赛。

  11月2日上午率先进行的是女子双人三米板比赛,第一个亮相的广东队选手是梅颖芯/欧阳钰,随后,广东队的陈艺文成为本届全运会跳水比赛中第一个登场比赛的奥运冠军,她与搭档世界冠军林珊,首轮就表现出色,得分排名首位,最终,广东队的两对选手分别获得了该分项比赛的第一和第三名,为广东队建立起了领先优势。

  赛后,为广东队打头炮的梅颖芯说:“很兴奋,也很紧张,很想跳好。场馆的氛围非常好,观众很热情,主场作战大家更想表现好,为广东争光,目标就是卫冕女团冠军。”她同时表示,“再紧张也要上去跳,上去就不管了,只需要把自己的动作跳好”。对于与陈艺文并肩作战,梅颖芯说,“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因为艺文很强,有她在,我们放开做自己就好了。”

  随后的女子单人10米台分项比赛,广东队的王伟莹和谢佩铃发挥稳定,同样占据了第一和第三的位置,助力广东队乘胜追击。

  晚间率先进行的是女子单人3米板分项的角逐,广东队的陈艺文和林珊联手出战。两人延续了早间的稳定发挥,而且状态更佳,始终占据着前二的位置,这个分项的比赛结束后,广东队总分已经领先第二名的四川队超过100分,可以说已经胜券在握。其后,女团比赛最火爆的分项登场——双人10米台的较量。全红婵“千呼万唤始出来”,她联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得主王伟莹出战。而全红婵的国家队双人搭档陈芋汐则代表上海队参加了该项目的争夺,她的搭档是掌敏洁。首轮比赛,全红婵/王伟莹压轴出场,这是全红婵时隔183天再次参加正式比赛,这对组合得到76.5分,排名第一。此后,两人稳扎稳打,始终没有让榜首旁落,最终全红婵/王伟莹以不到1分的优势力压陈芋汐/掌敏洁获得第一,广东队另外一对组合谢佩铃/蒋林静获得第三名,于是,广东队如愿蝉联冠军。


  368745516d433c77c230.png


全红婵(右)搭档王伟莹出战女团双人十米台项目

  全红婵复出首赛发挥稳定

  全红婵是本场比赛的焦点,在3米板比赛时,她为队友加油的镜头都没有被大家错过。从训练开始,跟现场媒体的长枪短炮一样,观众们的手机就一直盯住她拍,同时,观众们也准备好了各种加油的横幅海报,等着为全红婵加油。比赛中,全红婵的每一跳,观众们都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席上的一位阿姨说她成功抢到了所有全红婵比赛的门票,无论拿不拿冠军,她都一样喜欢全红婵。颁奖仪式上,全红婵与队友互动登上领奖台的动作成为全场焦点。全妹还频频向观众挥手致意,最后,观众向场内投掷全红婵最爱的乌龟玩偶,全红婵全场飞奔捡乌龟的举动也被场所有媒体和观众追拍。

  赛后,对于被称为“定海神针”,作为广东女子跳水队领军人物的陈艺文表示,其实她在比赛中也很紧张,能夺得金牌是大家团结一致,互相扶持的结果。“今天是零失误卫冕,大家都很棒。”她还称赞了队友的表现,“全红婵很棒、超棒。虽然我和林珊只配合了两个月,但这么多年一直一起训练,对彼此的风格包括训练方式都非常了解,大家保持自己水平的同时也能互相帮助。”陈艺文说,接下来她会略作调整,正常训练,备战双人和单人的比赛。林珊则表示金牌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但团体卫冕一点都不轻松,压力挺大的,“训练非常辛苦,主场作战必须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感谢教练、科医人员等整个团队的保障,队友之间不断互相鼓励支持,未来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做好。”

  广东跳水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凌海婵为队员点赞,称赞她们团结拼搏,每个人都尽了全力。“虽然广东队开了好局,后面的选手也会向她们看齐、学习,力争最好成绩,但后面每一场比赛都会很艰难,比这场更难,对手的实力很强,我们都要去拼,首先要做好自己。”凌海婵说。

  蝉联女团冠军也为广东跳水队征战十五运会比赛打响头炮,进一步增强自信,今天,奥运冠军谢思埸和陈艾森领衔,广东队将冲击男子团体的金牌,此前,全运会跳水比赛只要设置了男子团体项目,广东队都夺得了冠军(9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政府网站找错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