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湾区逐浪高 二次创业正当时——写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召开之际

  • 听全文
  • 2023-07-23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2023年,广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鼓擂擂中开启新征程。

  一个个重大项目密集开工、一场场国际盛会接连举办、一批批企业家争相来穗投资……全市上下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极大提振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充分展现了团结奋斗的崭新面貌。

  回望过去半年,广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奋力开创广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回望过去半年,广州目标坚定,步履坚实,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广州正用一份份凸显经济韧性与活力的成绩单展示出奋力“走在前、开新局”的昂扬之势、奋进之势。

  在过去203个日日夜夜里,人们欣慰地看到,向上的力量,奋斗的精气神,在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展现出来。站在城市发展新起点,弄潮儿广州再向潮头立,等待长风破浪。

1.png

南沙迎来黄金发展期,科技企业纷纷前来,图为蕉门河一带

  (一)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开放是广州的最大优势。

  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打开了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40多年前,也是在这里首先蹚出来一条经济特区建设之路。

  珠江奔流不息,浪花激荡着开放发展的最强音。在珠江汇入大海的地方,更是折射出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生机活力:截至今年6月初,南沙区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41个,市场主体总量超27.1万家,其中2023年新设企业6822家;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联合中心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被国务院纳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高规格配置的省南沙工委亮相……《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一年多来,“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生动实践,在这片8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上演。

  5月30日,南(沙)中(山)高速万顷沙跨海特大桥主桥合龙,粤港澳大湾区两大重要交通枢纽——南中高速与深中通道正式连通。“硬联通”拉近了湾区城市之间的距离,“软联通”则打通粤港澳的制度规则,进一步深化大湾区互联互通。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加快落地;与港澳规则对接任务清单和对接RCEP规则体系也日渐完善;随着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242名港澳居民享受减免额2897万元;去年9月,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同日开学。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采用十二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可提供1000多个中小学学位,着力培养拥有“香港根、中国心、世界观”的学生……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合发展。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广州正在扎实推进营商环境6.0改革,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改革,让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坚决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最大程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民营企业信心更足、外资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持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底,《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也让广州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之后,第一批开展民营经济立法的城市之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介绍,广州通过立法解决发展涉及的要素保障、规范引导、权益保护和创新发展问题,提振广州297万户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信心。

  站在更加开放的起点,广州也正在以更开放的心态和胸怀,敞开双臂,欢迎来自全球的朋友。

  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朋友圈”也越来越广。短短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埃塞俄比亚副总理德梅克等外国政要,在广州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上,亚洲各国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话未来;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全球企业家共商投资趋势、资本风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让剪不断的友谊延续千年……当然,还不能忘了一场广州与世界客商的双向奔赴:史上最大规模的第133届广交会上,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万境外采购商蜂拥而至的画面,也成为属于这座开放广州的独家记忆。本次广交会意向成交超22亿美元,在全国主要外贸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成绩单,再次向全球客商展示了其自身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强大实力。

  (二)

  5、4、3、2、1,点火!

  北京时间20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执行此次任务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是在广州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之一,以“一箭26星”刷新中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作为经济总量超过28839亿元的经济大市,广州一向都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位置,走出一条“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道路。

  “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日渐完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获科技部同意启动前期工作、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作……如果说这些高屋建瓴的科技创新离我们的生产生活还有距离,那更多走进产业一线的新技术攻关成果,已经为广州的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汽埃安发布全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电驱技术群“夸克电驱”,电机功率密度提升100%,让广州电驱研发进入“纳米时代”,也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牢固的科创根基,彰显了广州的经济底蕴,也推动着广州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形成汽车、电子产品、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

  回望过去半年,从孚能科技广州总部、巨湾技研总部及生产基地动工,到TCL中环广州项目落户,从推进粤芯三期、增芯、新锐光掩模建设,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投产,一系列重点产业项目在短短半年间快速推动,正是广州发力实体经济,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气。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今年,广州落实“重点制造业项目、市级财政1:1配套扶持”政策、专班跟进、绿色通道、贴身服务等多种措施,推动广汽埃安、广丰五线、小鹏汽车基地产能释放,新能源汽车总产值296.76亿元,增长达到81.2%。

  先进制造业稳步向前,更多现代服务业形态也在广州先行先试!《广州市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出新出彩实施方案》实施,全国首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若干措施出台,华润万象城等高端商贸主体相继落户,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多项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业硅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1021万手,成交额达到6743亿元……

  亮眼的答卷,也吸引着敏锐的市场主体用脚投票。今年全市新洽谈产业招商项目3293个,增长53%,注册项目1046个,增长20.4%。注册项目协议投资5108.3亿元,增长29.4%,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总数达328万户。

  (三)

  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城市能级反映的是城市综合实力及其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影响程度,是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实际服务超过22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广州以大格局、大胸怀、大眼界,对标世界一流城市,让大城市展现大的风采,让大城市担起大的担当,提升城市能级,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点的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

  在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和转型关键期,战略规划对于指引城市发展方向、强化城市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2000年、2009年两轮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广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3年,广州再次走到了这样的发展关键期。今年,广州问计顶级专家,谋深谋细谋实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以大手笔编制面向2049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城市目标定位、核心功能和发展路径,着力谋划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策源地,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增强高端要素资源配置功能,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挺起城市发展的产业脊梁,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标杆。

  城市规划建设是一场持久攻坚的马拉松长跑,既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行稳致远的韧劲,也要拿出无惧风雨向目标前行的拼劲。

  今年以来,广州相继印发了“统筹做地”10条措施和工作方案,发布《优化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审批流程的通知》,《广州市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征求意见稿)》也正在快马加鞭出炉的路上,频繁出台的政策,显示了广州市推动城中村改造的决心和魄力,向着推进12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力争完成2000亿元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奋进,为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探路。

  力争9月底建成开通广汕高铁、年内开通白云站;年内开通5号线东延线、7号线二期等线路……重磅好消息不断传来,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看天上,白云国际机场连续三年获评“全球机场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中国最佳机场”。去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611万人次,连续三年居全国单体机场第一位;今年1-4月国内航班起降架次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完成旅客吞吐量188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客流量继续保持全国机场首位。

  看海上,广州港已建成20个集装箱深水泊位,出海航道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2022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486万标箱,分别位居全球第五、六位;今年1-4月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8%、3.0%。

  轨道上,2022年,铁路枢纽旅客发送6708万人次,居全国前列;今年1-4月发送旅客3953万人次,同比增长79.0%;广州南站高铁班次、客流量均居全国第一;广州地铁通车里程621公里,位居全国第三。

  枢纽是广州的独特禀赋,交通是广州的显著优势,下一步,广州将锚定建设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交通网络目标,围绕枢纽能级、枢纽融合、枢纽经济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广州综合交通枢纽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

  7月9日上午,在距离广州近5000公里的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明德小学绿茵场上,一场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与明德小学的足球友谊赛正在激烈地进行。通过足球夏令营,初次面对面的广州、疏附两地小朋友结下了更加深刻的友谊。

  足球夏令营、“客家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示范点……大力支持明德小学建设只是广州援疆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0年起,广州对口支援新疆疏附县,一批又一批广州援疆干部从珠江之畔出发,奔赴昆仑山下,共同谱写了一幅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援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欣欣向荣的繁荣图景。

  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贵州毕节、黔南、安顺、新疆疏附、西藏波密、重庆巫山、福建龙岩、黑龙江齐齐哈尔……从对口支援到东西部协作,再到对口合作,尽管相隔千里,却能携手奔赴山海之约。

  手足情深,携手奋进。支持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发展,是推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广州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推进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清远、湛江、肇庆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展开地图,广州乡村区域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三分之二,有1145个行政村,具备广阔的乡村发展空间和开发价值。近年来,广州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九成以上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乡村标准,连续4年获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珠三角核心区第一名。当前,广州正不断完善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有力措施,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城与乡之间、区与区之间优势互补、错位联动、协同发展,为构建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作出贡献。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期,广州市统计局对全市11区39条行政街200个社区,5000名年龄在18-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市民认为广州是理想的居住城市。广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州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推动更高质量充分就业。1-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18万人,全省排名第一,完成全市年度任务的66%。

  为了应对今年的小学入学高峰年,广州通过新建、改扩建、“民转公”等方式增加学位供给,特别是公办学位供给。其中,2023年全市新开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4所,总体上小学一年级学位供给能够满足新生入学基本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截至2023年6月,广州已累计完成881个小区的改造。改造过程中,住建部门主动了解居民诉求,“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

  广州市聚焦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健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人人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广州拥有养老机构283家,养老床位7.2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83%。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64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今年底将实现村居全覆盖。

  生育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广州不断优化生育政策保障机制,落实生育支持配套措施,加大托育服务供给。目前,广州已建立涵盖从婚前到孕产期、新生儿各个阶段较为完善的母婴健康服务链条。

  ……

  今年以来,广州着力建设更高品质的幸福广州、健康广州、美丽广州,相继推出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更加优质、更加可及,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

  盛夏当时,年中已至。开放的广州,机遇无限;创新的广州,活力升腾。

  回望过去,广州坚持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机遇、大文章,全力推进《南沙方案》落地落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立市,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支撑,坚持“拆、治、兴”并举推进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呈现你追我赶、赛龙夺锦的良好势头。

  立足当下,国家和省赋予广州多项重大政策利好,党员干部在多轮疫情大战大考中淬炼了敢想会干、善作善成的能力作风,地理区位优越、产业门类齐全、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更加凸显,广州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坚定走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条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

  舟行万里,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城市发展,每份力都弥足珍贵。二次创业,正当其时!

  团结奋进的广州,正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昂扬姿态再出发,奋力建设澎湃改革开放创新动力、迸发强劲发展动能、倍增经济纵深、重塑现代城市格局与功能、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州,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奋力开创广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持续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