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跑好开局“第一棒”

  • 听全文
  • 2024-02-19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这是属于奋斗者的春天。最美“春景”里,有着最美“憧憬”。

  从2024年出发,广州南沙一刻不停。总投资约630亿元的5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全市首推“促经济八条”、国家和省级政策落地、省市大会上被频频点名委以重任……这里正以竞标争先的新气象新担当,赢得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明天。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五周年,也是实现《南沙方案》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的“攻坚之年”。

  在新的方位坐标下,身处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南沙踌躇满志、斗志昂扬,势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广州实现“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标高追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新使命:担起“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重任

  南海之滨,狮子洋畔,南沙“二次创业”再出发。今年以来,南沙被频频“划重点”。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10次提及南沙,强调“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这几个龙头舞起来,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1次提及南沙,将“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之首。

  使命在肩,要求更高。对南沙而言,就是要牢牢把握战略考量和实践要求,以更大的作为实现更大的进步。

  如何担起“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重任?南沙从成为广州正式行政区到晋级为广东省唯一国家级新区,从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片区到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从广州城市副中心到广州“双核”之一,再到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南沙定位的提升,既有广州城市框架向外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也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不无关系。

  如今,南沙被赋予改革开放试验田、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社会民生事业新典范等多重重任,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新引擎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浓缩的精华。

  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在释放,而南沙机遇,也意味着广州机遇和湾区机遇。

  过去一年,南沙以实施《南沙方案》作为总牵引,用好城市的资源禀赋和改革发展积累的综合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家级重大利好不断落地,15%企业所得税、港澳居民个税优惠等重大政策迅速落地,税收优惠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国家部委支持南沙开展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土地管理综合改革等重大试点任务获批;省级层面,省南沙工作领导小组、省南沙工委、省南沙办三级工作体系完成搭建,《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简称《南沙条例》)明确对南沙放权赋能,赋予南沙更大的管理权限。中央、省、市新政不断加持,赋予南沙这片改革开放“试验田”重任,极大鼓士气提信心,将为南沙高质量发展再提速赋新能。

  随着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南沙正在完成从“广州的南沙”到“湾区的南沙”再到“世界的南沙”的巨大跨越。

  胸怀“国之大者”,实施“行之有实”。新的一年,再加把劲!临近年关南沙动作不减,广州南沙抢抓大项目,大约630亿元5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南沙科创中心生命健康产业园、南沙国际港航中心、越秀南沙穗港产学研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建成,为推动南沙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坚实支撑。政策面上,南沙在全市首推“促经济八条”,从8大方面出台支持措施,南沙正为全年保持回稳向好势头跑出信心和底气。今年,南沙将更加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中走前列挑大梁。

  ●新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成关键力量

  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在于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于科技创新。

  作为经济实力最为雄厚、创新要素最为集聚、国际化水平相对领先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自诞生伊始,就被赋予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任。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位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人字形”交汇点的南沙,要勇于挑起科技创新的大梁。

  《南沙方案》提出,“推动海洋科技力量集聚,打造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今年年初印发的《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提出,推动实施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中国科学院明珠科学园等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科技创新,始终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在南沙,以大院大所大装置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层出不穷,成为广州乃至大湾区竞逐新赛道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广州正在形成“2+2+N”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其中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多个重量级平台就落户在南沙。

  作为这些重大科创平台主要承载者的南沙科学城,自2019年规划横空出世以来,经过短短几年集中建设,已成为广州科技创新的重要一极,不仅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而且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纷纷入驻,冷泉生态系统、大洋钻探船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数据显示,目前落户南沙的科研院所共22家,其中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分别占全市的1/3、1/5。

  今年,南沙将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力量”。推动中国科学院明珠科学园建设、加快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建设、推进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支持港科大(广州) 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路向前,充分激发创新“裂变”,从而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新未来:未来产业向“新”而行

  在众多科创平台的加持下,南沙正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矩阵的产业体系,闯出一个新未来。

  从“芯晨大海”到“星辰大海”,一个超级产业集群正在大湾区屹立而起,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根据规划,南沙正以加快“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为核心,以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以强化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聚力发展以“海”洋经济为导向的“芯晨大海”产业集群。

  这一产业布局,与广州及广东省的整体布局不谋而合。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从智能网联汽车到航空航天,这些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是大国博弈和区域竞争的主战场,也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绕不开的存在。

  如今,南沙众多创新型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生力军。

  2023年,南沙新增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企业入选2023年广州独角兽榜单,4家企业上榜2023胡润全球猎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1100家,落地总规模4000亿元的广州产投、创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3家母基金。

  2024年,南沙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延链,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产业、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强项目招引、储备和落地建设,增强发展新动能。

  最是一年春好处,东风劲吹帆满扬。

  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促进政策落地和政策创新,重点片区建设“片片开花”、与港澳全面合作进一步深化……南沙正点燃“二次创业”再出发的精气神,在这个春天,跑好开局“第一棒”!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