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战略向世界

  • 听全文
  • 2024-04-10
  • 来源:南方+
  • 分享到
  • -

  湾区之心,跃动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年来,“以湾区之名”的高水平经济社会活动频繁举办,粤港澳合作结出硕果累累;举湾区之力,共同“打造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已经成为最为广泛的“湾区共识”。

  珠江潮起两岸阔,湾区奔涌向世界 。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超高定位的南沙,日渐成为促进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共赴世界的重要一极,争取大湾区建设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南沙:机遇之城、枢纽之城、开放之城。

  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约8600万人口,以不到全国0.6%的土地面积创造出超全国1/10的经济总量,被列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一直以来就是战略重地。

  大湾区,大格局,大视野,南沙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

  珠江潮涌,同样涤荡着南沙的胸怀。作为省会广州的入海口,又矗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南沙战略地位不言自明。

  这颗跃动着的“湾区之心”,正拨动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心跳。

  机遇之城,迎来发展东风。

  时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印发5周年,省、市自上而下全力开拓城市发展新版图。

  打造海上新广东,广东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广州全力建设海洋发展创新之都。

  海洋,成为大湾区参与城市战略竞争的重要赛道。

  作为“湾区之心”,滨海的南沙站在了风口之上。大湾区的建设,为南沙创造了难逢的机遇,南沙正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提出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战略部署决定发展高度。《南沙方案》的高规格出台,为南沙注入了战略的东风。

  当下,在广州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南沙被赋予广州“未来发展核”的重任。紧随方案而至,南沙聚力四链深度融合、厚植科创产业“实体能量”,聚力规则衔接突破、凝聚协同港澳“融合能量”,聚力开放门户建设、增强内联外通“枢纽能量”,聚力功能品质提升,塑造未来城市“标杆能量”。

  此外,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个人所得税优惠等重大政策落地见效;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投融资试点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发布广州南沙总部政策2.0,成为补齐“四链”融合政策体系的重要拼图;“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探天九条”等政策密集出台……

  自《南沙方案》印发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去年,省自然资源厅出台支持南沙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为加快推动南沙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司法政策支持。今年初,又有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支持南沙在11个重点领域放宽市场准入率先探索……

  南沙一时间成为了企业、人才及各种资源要素青睐的重地,更成为大湾区建设中促进粤港澳三地融合的重要桥梁。

  作为大湾区的机遇之城,南沙和大湾区互相成就。大湾区为这颗“跃动之心”提供着舞台,而“湾区之心”也正用实践不断激发着大湾区的激情与活力。

  枢纽之城,协同湾区向世界。

  《纲要》指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一流湾区,本质是向海而兴的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的城市群,必然有若干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世界级城市。

  担负起“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定位和新使命,《南沙方案》明确要求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

  不久前,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南沙港区岸线总长度将超过16公里,将推动与大湾区城市群形成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

  从《纲要》发布的五年来看,南沙港区已成为华南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综合性枢纽港,覆盖多种类型的码头,包括散货码头、集装箱整位码头、汽车滚装码头、石化码头等,现已开通180条班轮航线,其中国际班轮航线从2018年的97条,增至了2023年的156条,江海铁多式联运在南沙集聚,南沙港区正成为“立体式”的交通枢纽和贸易枢纽。

  交通通达、航运畅联,随之而来的是贸易繁盛。高水平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造国际冷链物流分拨中心等六大进口平台;建设跨境电商海港枢纽,集聚天猫、京东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基地;打造汽车贸易综合枢纽,开辟8条外贸滚装航线;创新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建设南沙“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

  矗立于海滨的南沙,已成为大湾区最重要的贸易枢纽之一。而南沙作为枢纽的意味还不止于此。

  助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提升现代金融服务业水平,南沙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落地,落实“南沙金融15条”扶持政策,推动创新金融业务蓬勃发展,建设高水平跨境股权投资试点,实现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序拓展。

  从政策扶持,到获批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再到国际金融论坛2023年全球年会在南沙永久会址举行……当下的南沙,高端金融资源加快集聚,特色金融产业提质增效,金融政策试点落地见效,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速推进。

  开放之城,世界扑面而来。

  珠江的奔涌与南海的辽阔,孕育着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多元、包容的特性,也浸润出南沙向海而立、拥抱未来的胸怀与气象。

  《纲要》明确了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应有之作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强与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也是《南沙方案》提出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是南沙贯彻“面向世界”开放导向的重要抓手。

  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推进制度型开放,五年来,南沙已累计形成了951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4项、130项、236项。而在2018年,这三个数字仅为17项、16项、31项。制度改革创新的飞跃,将通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各国投资者和贸易商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南沙建成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转站。依托港口优势,南沙正构建起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条,实现原材料、加工制造、运输物流的协同发展;向外以一体化的产业链为连接,输出产品与资源,获国家授牌成立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产业兴旺,货如轮转。去年,南沙口岸完成汽车外贸出口18万辆,累计引进265架飞机,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南沙口岸进口冷链商品(冻肉、水果、水产品)超213亿元。开放还带来了外资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去年2月,万联天泽投资有限公司获批广东省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试点资格,落地南沙首个QDLP试点项目;6月,沃博联广药基金完成3.34亿元人民币外资汇入,成为广州市首笔QFLP实际利用外资案例。

  推动与港澳的规则衔接,在职业资格互认方面,发布6大重点产业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在税收方面推动10余项规则衔接,搭建港澳居民税惠快享“规则转换桥”;在法律法规方面,构建“N+4+2”民商事法律和司法规则港澳衔接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

  推动国际交流交往,在南沙,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CNBC全球科技大会、世界媒体峰会等多场世界顶级盛会纷至沓来。通过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南沙已成为大湾区的“国际会客厅”,用博大的视野登上世界舞台。

  协同港澳、面向世界,作为大湾区的开放之城,南沙正在用自己伸向世界的触角,拓展着大湾区的视野。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