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届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南沙举行

  • 2025-05-15
  • 来源:南沙区
  • 分享到
  • -

  5月13日—14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方所”)主办、《医药经济报》承办的“第36届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南沙举行。

  本届发布会以“筑梦全链创新周期——提质增效 协同发展”为主题,围绕全过程深化药品监管改革、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领导、两院院士、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湾区之心,共同探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

  为加快构建医药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政产学研用”同频共振,与会嘉宾通过多场医药政策解读、医药经济研究成果发布和论坛交流,探寻医药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机遇。

  本次活动上,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药械注册指导服务南沙工作站(生命健康价值园分点)正式启动,该工作站将基于南沙生命健康价值园产业,通过政企共建模式,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围绕南沙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开展药械化产品申报注册、审评审批等咨询和指导服务工作,加速区域内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成果市场转化,推动南沙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药品监管改革再出发的一年。国务院办公厅1月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药品监管改革的号角。

  据悉,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作为国内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医药领域全产业链行业盛会,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构建产业链权威交流平台。本届大会上,来自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督管理司、药品注册管理司、药品审评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围绕“严守药品安全底线,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同步,药审改革助力医药创新跑出加速度”等政策热点进行了权威解读。

  南沙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代理区长岳阳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感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本次会议放在南沙召开,这是对南沙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是对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岳阳指出,当前,“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实施,“健康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医药健康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被誉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风向标”,是国内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医药领域全产业链行业盛会。本届大会以“筑梦全链创新周期——提质增效 协同发展”为主题,搭建起集中展示科学监管促进药品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创新经验交流的平台,必将对凝聚行业共识、指引行业发展新风向、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在深入推进,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集群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

  大会在湾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主题交流环节,为构建共生集群,以链主带动全链,实现“链式”优化升级,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的药品监管部门就协同、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广东作为湾区核心引擎,生物医药与高端医械等千亿级标志性产业集群日益壮大。今年1月,广东实施《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力争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会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嘉宾就医工融合创新、伦理互认、转化案例等领域,开展了极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探讨,通过加强研究型医院建设,培育医药新质生产力,提高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双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强链补链、引强培优,会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与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业界认为,产业集群是医药融合发展的引擎和开源创新的高地,有助于打造医药高水平融合创新的升级版。

  南沙是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承载地。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位于四个“万亿之城”交汇点,80公里范围内覆盖大湾区11座城市和5大国际机场,以南沙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广阔空间。

  多重利好政策叠加,在《南沙方案》15%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南沙意见》支持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限制、生物医药进口“白名单”试点、港澳药械通等一批特色政策加持下,企业在南沙研发成本可降低30%。南沙“生物医药九条”也已正式出台,从研发到产业化等对企业提供最高1亿元的全链条扶持,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近年来,南沙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现已汇聚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涵盖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拥有广东医谷等“国”字号科技企业孵化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一大批创新资源,13家企业获评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兆科眼科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相继上市,布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等6家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形成了“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格局。

  药品监管创新举措极大推动了监管事业和医药产业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进步。近年,我国医药创新热潮高涨,突破性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每年审评上市的创新药数量从个位数发展到2024年批准上市的创新药达到48个,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大会主论坛主题为“创新前瞻 解码生命——未来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同步举行“中药创新与国际化发展”“创新药医保支付改革”“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等平行论坛,共议创新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分别就神经科学与医药行业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前沿技术与高端中药制剂开发等行业关心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产业融合创新注入了更多前沿思考。

  合成生物学是今年发布会上的高频词。作为颠覆性前沿技术,合成生物是生物制造和绿色制造的底层支撑,与会专家从合成生物学赋能生物制造的角度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前景。

  此外,AI、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赋能为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海量中医古籍、医案的数字化处理和分析,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实践创新也成为会场热议的话题。

  互动环节,大会嘉宾热议了医保视角下的药品创新与支付支持、DIP支付方式改革下的医院医保管理策略等,共商多效融合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南方所在会上还发布了系列研究成果。以“点亮创新出海的链路灯塔”为题,深入剖析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南方力量,同步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合规情况分析及趋势展望、2024年中医药行业发展等研究成果。

  接下来,南沙将聚力下好前沿技术创新“先手棋”,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等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开放三甲医院临床资源,支持协同攻关,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加速细胞基因治疗、创新药等领域创新突破。

  南沙将聚力构建优质医药产业“生态圈”,抢抓产业细分赛道,以临床需求与应用为导向,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规划建设约24平方公里的“一城三谷六园”产业空间载体,加大对平台型、引领性项目的招引落户力度,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南沙将聚力打好政策服务保障“组合拳”,加强要素投入、政策支持和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药品审批、入院应用等全流程服务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用好药物进口、通关等试点政策,扩大生物医药产品、技术和服务贸易往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