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广东盛邀全球内容创作者共创爆款

  • 2025-10-29 09:43:49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州深圳政企首次集中发“政策包”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

  更多“春天的故事”,将在南粤大地上续写精彩;更多优质的内容创作,将在广东喷薄而出;内容带动的上下游产业与生态,前景与“钱景”都将更加广阔。

  “东西南北中,创作来广东!”10月28日,“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现场发出了同样的感叹。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指导,广州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及海珠区人民政府支持,腾讯公司主办,以“创造正当时”为主题,聚焦政策扶持、产业联动和文化创新,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碰撞、互鉴共进的平台,并发出“来粤创作 正当其时”的邀约,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提供强劲助力。

  活动中,广东首个内容创作者发展扶持政策包集中发布,广州6区、深圳4区和前海分别发布扶持政策,涵盖资金扶持、培训孵化、平台曝光、商业变现等多维举措,为全球创作者来粤创作提供系统性支持,以真金白银补贴赋能优质内容破圈成长,以政策赋能打造创作者发展高地。

  这也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来,广东在文化领域的积极响应和有力举措。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建议》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实施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全会的精神,正在广东实践生根。

  内容创作,来广东,正当时!

d3ca8eb9efdf8df2860b.jpeg

启动仪式上,英歌舞表演十分精彩。

f5763d606aa207f70df5.jpeg

启动仪式上,咏春拳表演展现了岭南文化的魅力。

febb35c9d8bb5a78b792.jpeg

嘉年华现场的布景很适合拍照打卡。

6bafdb77b665cfcb9de7.jpeg

内容创作者嘉年华现场充满活力。

  广州礼包 福利多多

  广州以政策引导、产业集聚、人才保障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内容生产与传播高地,全市多区联动,从文化底蕴、空间载体到金融政策,实实在在为创作者提供从灵感孕育到商业转化的全链条支持,持续释放城市文化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活动现场还设置政策展示区,集中呈现各区政策信息,政府工作人员在现场驻点,为创作者提供面对面的政策解读与答疑服务。

  海珠: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激励优质内容创作

  近年来,海珠区网络视听、网络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娱产业营收迈上千亿台阶。以琶洲片区产业载体为核心,海珠区正在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基地集群,目前已有15家产业载体纳入创作基地建设。

1338ce010d70524aa234.jpeg

海珠区设在活动现场的政策展示区。

  今年10月24日,海珠区推出《海珠区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聚焦互联网内容创作出爆款、造基地、觅英才、建生态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补贴。《举措》提出,海珠区正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生态谷。以琶洲片区产业载体为核心,建设一批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基地,提供3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共同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生态谷。创作基地将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优惠产业空间资源,优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N+1”个月以上免租期(N为租赁年限),租金、管理费折扣等。

  海珠区针对微短剧专业人才、流量博主、网络大V、短视频创作者等互联网优质内容的重要创作人才制定扶持政策包:发放一批人才绿卡、人才子女入学名额,并给予容缺申报服务;提供人才公寓申请服务,医疗绿色通道服务等。同时,海珠区对在该年度引进头部主播、流量博主等内容创作专业人才的企业最高给予奖励60万元。

  《举措》提出为海珠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人才的精品内容提供资金奖励,每年拟投入4000万元资金,构建“3+1”(“3”为数字文娱、数字营销、游戏电竞,“1”为版权)的政策支撑体系,对内容创作企业年度最高给予奖励300万元;建立“海珠精品内容库”,对通过内容创作宣传“海珠故事”,获得重要奖项荣誉的优秀创作者予以全方位支持,对单一作品最高奖励35万元。

  南沙: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

  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分别为:

  内容创作筑巢工程——加大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招引力度,配套超40万平方米内容创作产业集聚区,提供有竞争力的免租期、租金及管理费优惠。

  创作人才乐居工程——引进和培育各类内容创作者,提供住宿、交通、实习、就业及购房等支持,连续发放30个月生活补贴。

  精品内容创优工程——鼓励创作讲好南沙故事的作品,支持原创游戏研发、文创衍生品开发及内容创作大赛举办。

  场景技术赋能工程——免费开放超100处内容创作场景资源,鼓励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支持内容创作者围绕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

  品牌活动提升工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支持利用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南沙音乐秀场等场地举办音乐节、演唱会、电竞赛事等活动。

  港澳联动创新工程——对港澳内容创作者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部分,构建港澳青年创作者集聚区,支持港澳与南沙合作的作品在主要平台播出。

  跨境出海护航工程——依托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等平台,为内容出海提供综合服务。

  政务服务增效工程——优化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审批流程,针对企业演出场地调整为100平方米且可共享使用,从业人员人数为5人,创设大湾区最优审批条件,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和版权保护,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

  天河:“政策+资源+服务”满足全周期需求

  当前,天河区倾力打造“立足大湾区、辐射海内外”的互联网优质创作者集聚高地与优秀内容制作高地,以“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为创作者提供完备的服务保障体系。

  在空间上,天河区正构建“一城双核”(“一城”即广州国际金融城,双核为“羊城创意产业园数字文创核”和“紫荆文化投资集团大厦传媒出版核”)的产业发展格局,能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联动与产业支撑。

  在载体上,天河区拥有一批互联网氛围浓厚的产业载体。集聚区规划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超甲级写字楼和花园厂房式建筑多形态构建全场景空间支撑,精准匹配内容制作、直播互动、创意孵化等多场景布局,满足从初创团队到头部企业的全周期扩展需求。

  在服务上,天河区大力引进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广州市自媒体协会落户,辖内羊城创意产业园已设立“广州市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和“天河游戏版权工作站”,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

  在政策上,天河区联动相关产业和人才政策,在产业能级提升、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扶持,用真金白银为创意落地保驾护航。

  越秀:“1+3+N”自媒体矩阵支持创作全流程

  越秀区底蕴深厚,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三脉”交融汇聚,能为广大内容创作者深耕发展注入深沉、持久的内在力量。

  越秀区依托全省首个自媒体产业中心——686创意园自媒体产业中心,构建起“1+3+N”自媒体矩阵(1个产业中心+东/西/中3大主题片区+N位垂类大V),打造技能培训—场景支持—合规服务—版权保护—数据分析等内容创作全流程支持体系,覆盖从新手入门到资深进阶的全阶段需求。

  越秀区辖内集聚超高清影视、生物医药、动漫、电竞、金融等领域优质企业,通过整合片区资源,推动内容创作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差异化、高品质的自媒体内容矩阵,助力片区产业升级与城区形象传播,为内容创作者厚植发展的土壤。

  当前,越秀区纵深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通过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等人才服务平台,依托《越秀区“越揽众星”人才引育扶持办法》及各项配套具体措施,全力打造内容创作高端人才汇聚地。符合支持条件的内容创作者可申领“越秀高端人才VIP卡”(分为钻石卡、白金卡、金卡和蓝宝卡四类),持卡人可在人才入户、人才绿卡、健康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金融服务、政治待遇、政务服务等方面享受人才综合服务保障。

  白云:构建“直播选品+内容创作+品牌孵化”生态圈

  目前,白云区正全力打造自媒体“1+3”数字直播+优质内容生产集聚区,以白云印象产业园为核心,联动辛选集团、1688美妆全球选品中心、西城·智汇PARK园区,构建“直播选品+内容创作+品牌孵化”数字生态圈。其中,白云印象产业园集成政策咨询、法律服务、跨境业务对接等功能,对数字直播标杆创作者给予租金减免优惠,提供共享直播间等设施。辛选集团对签约主播给予专项资源包倾斜,涵盖培训孵化、流量扶持、供应链支持等内容。1688美妆全球选品中心提供产品展示、团队培训、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等支持。西城·智汇PARK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涵盖企业发展、行业合作、专业服务等的全方位支持。

  白云区建立电商直播“白名单”企业管理清单,对“白名单”企业实行包容监管方式,落实柔性执法措施;推出“云聚英才卡”等制度,精准解决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鼓励创作者参与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技能认定,助力人才茁壮成长;提供载体支持、创业孵化、资源链接、技能培训、金融扶持、智慧赋能等服务,精心护航企业发展。

  黄埔:影视企业最高奖补4000万元

  2025年9月,《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促进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

  黄埔区支持微短剧全链条发展,年承接国家、省级审核通过微短剧50部以上的拍摄基地,最高奖励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拍摄基地,最高奖励200万元;分账收入5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最高奖励出品方15万元。

  黄埔区设置政策叠加红利,票房达30亿元且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作品,省和区的政策叠加,企业最高可获4000万元的补贴。

  黄埔区对获批版号并在本区正式上线运营的原创网络游戏,单个产品年度营业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经认定,按档次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黄埔区鼓励打造网络文学精品内容创作平台、数字资源转化平台,平台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经认定,按档次给予运营机构最高300万元奖励。黄埔区构建了全方位的出海支持体系,对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年度海外销售额超100万美元的数字文化产品(含电影、微短剧等),按档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深圳举措 诚意满满

  福田:新媒体等领域人才最高奖100万元

  福田区推出立体化支持政策“福立方”,覆盖“广种福田”“创享福田”“潮聚福田”三大板块。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文化创意、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最高补贴500万元;提供创新型产业用房,租金低至市场价30%—70%;在内容创作上,对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设有最高200万至500万元的补贴与奖励。在人才支持上,为新引进入户毕业生提供生活补贴,硕士最高5万元,本科最高3万元;鼓励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企业(机构)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并发放补贴;对新媒体、影视文化等领域人才最高奖100万元。

  南山:推动科技企业等场景向创作者开放

  南山区对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企业新引进入户35周岁以下国内外重点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硕士毕业生,分别给予最高3万元、5万元生活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企业,入驻市级及以上文化产业园区且形成一定营业收入的,最高按照上年度实际支付租金的30%(最高70万元)给予补贴;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动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等场景向创作者开放,提供创作便利,形成深度体验与科普场景,赋能科创高地IP塑造。

  宝安:相关影视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宝安区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十条措施”,支持企业入驻重点楼宇,最高可享市场参考价三折租金优惠;在资金激励上,对符合条件营业首次达到相应规模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企业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开展AI制作、数字拍摄、虚拟摄制、后期制作等影视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达到一定播放量的微短剧作品,每部作品给予10万元资助,入选国家“微短剧+”创作计划的作品额外奖励20万元。

  光明:赋予相关创作者“才享光明”人才码

  光明区即将出台《光明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赋予优秀科技内容创作者“才享光明”人才码,纳入相应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优惠入住保障性租赁住房、合作酒店折扣及免费租住人才驿站等安居保障,并解决持码人子女入学问题。光明区支持优秀科技内容创作者入驻,对符合科技内容创作者相关规定的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

  前海:商事登记一站式服务 落实税收优惠

  前海合作区对区域内的MCN机构、内容工作室,提供商事登记一站式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自媒体企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激励优质爆款内容生产,对在境外社交媒体单条视频播放量达200万次的机构给予奖励;提供数字平台建设支持,鼓励建设技术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等平台,对上年度平台用户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且平台服务收入较前一年增长不低于2000万元的,按照上年度平台主体研发投入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

  政策业务办理联系人

  广州

  海珠区:梁先生,020-34003990

  南沙区:李小姐,020-39912562

  天河区:吴先生,020-38622174

  越秀区:袁小姐,020-83268141

  白云区:王先生,020-34667521

  黄埔区:莫女士,020-82378766

  深圳

  福田区:董小姐,0755-82918333-2380

  南山区:李先生,0755-88167931

  宝安区:吴先生,0755-88176956

  光明区:黄先生,0755-88213429

  前海合作区:黎先生,0755-88105105

  创作英才 汇聚南粤

  逾600名全球优质创作者汇聚 一起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广东是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外贸规模第一大省、区域创新第一大省、常住人口第一大省、网站网民第一大省。可以说,广东是内容创作者的一片沃土。本次嘉年华汇聚了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这恰恰也是“创作英才汇南粤”的缩影。

  大V现场传授爆款秘籍

  启动仪式上,央视新闻、“意公子”“白菜GG”“Sir电影”“粤知一二”等优质创作者代表以“开放麦”的形式分享创作故事,从内容创作的视角,幽默、鲜活地分享各自不同领域的洞察与破圈经验。

  “央视新闻”视频号运营负责人王元对“流量密码”进行了一番解读。“朴素的爱国情怀、陌生人平凡温暖的善意,是我们突破算法重围的流量密码。”王元说,“创意不仅是一个智力活,还是一个要付出心血的苦力活。因为只有在优质内容上下苦功,才能让有流量的质量和有质量的流量相得益彰。”

0faa36c42e6b8c89e685.jpeg

央视新闻视频号负责人王元在现场分享心得。

  “强运营、精策划、轻制作。”在“岭南风华创造营”分享中,佛山传媒“醒目视频”创作者代表窦希以“叠滘龙舟”系列短视频创作为例,分享了城市党媒在算法时代重构话语权的“醒目探索”。窦希表示,醒目视频的秘诀是“紧扣用户刚需”“低到尘埃里获取最大公约数”。

  同样有传统媒体经验的“Sir电影”创始人何君预测,以短视频为核心形式的媒体正在变成“传统媒体”。何君在运营中发现,内容时间的长短影响的其实是内容表达的方式,而用户喜欢的核心点依然是强共鸣。

  对于“粤知一二”创始人郭嘉峰来说,“感同身受”是其创作的四字秘诀,“广东各地的美食、广东小孩‘一生之痛的5块钱过年红包’等内容,通过有趣搞笑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了1+1>2的效果,我们在竖屏时代成功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让AI技术更有“人情味”

  这是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内容创作海量来袭的时代。而AI越是大行其道,独属于人类创作的力度、温度和厚度就越发可贵,创作者更需要为这“三度”找到一个“诗意栖居地”——广东便是其中之一。

  知名“三农”视频创作者“白菜GG”林万华的创作温度来自“对菜市场的特殊情感”,“我们会去给每个产物植入知识点,并把对每一个产物的理解以及感悟,融入视频,给视频做升华。我们推荐的不只是一份产品,更是一份乡情与乡愁的传递。”林万华的视频创作法是AI永远无法取代的,因为她“喜欢开着电动车到村头村尾、到乡间田野去逛”,当林万华将这些接地气的场景、朴素的面孔都融合到视频里,“白菜GG”就真正诞生了。

  “开普勒星人”创作者李锴滨认为,广东有很好的创作生态,粤语、美食等元素非常出圈,“广东是有温度、有创意的创作地,我希望更深入理解这里的文化,触摸情感和温度。”李锴滨认为,内容创作要让观众觉得新鲜、好玩,“沿着差异化思路持续发挥,未来在广东延伸出更多搞笑、好玩的、带温度的内容”。

  广东打造内容创作人才磁场

  百万英才汇南粤,其中不乏“文化创意、内容创作人才”。围绕内容创作者打造“人才磁场”,广东使出了“政策引力+生态活力+商业动力”的组合拳、真功夫,既厚植了内容创作的底座,又进一步提升对全球年轻人的吸引力。

  作为本土创作者代表的郭嘉峰深感广东文化的魅力:“我们一路以来能收获到成果,离不开广东这片沃土。广东有天然取之不尽的内容,有历史文化、粤语文化,也有市井生活、轻松叙事,我们总能围绕广东创作出优质的内容。”

  粤语是广东文化的标志性元素,“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创作者张弛对此深有感触。“我发现用粤语读古诗,是非常有美感的。”张弛回忆,2019年,他开始在视频号上发布粤语读诗的视频,受到许多粉丝的喜爱。他认为,想加强粤语的传播,要把粤语和历史文化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我尝试在视频里加入相关知识,很多人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他说。

  “三农”视频创作者“我叫青菜呀”创作者杜梓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创作多元、包容,“期待在十五运会期间,也到广东‘摆摊’,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家乡好物”。

  另外,临近十五运会开幕,“全民迎全运”网络创作热潮正在掀起。启动仪式上,奥运冠军江旻憓、罗玉通受邀见证“‘粤式多巴胺’全运会全民联动创作”“#广东好嘢全民创作公益大赛”两项线上活动启动,激发网友更多内容创作的灵感与热情。

  声音

  “朴素的爱国情怀,国家发展下的身份认同,包括陌生人这种平凡的、温暖的善意,就是我们突破算法重围的流量密码。”

  ——“央视新闻”视频号运营负责人王元

  “海珠区发布的数字文娱“十条”是行业监管部门与产业招商部门合力的结果,政策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难点以及痛点等问题做了针对性的扶持,接下来将调动更多力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数字文娱空间。”

  ——广州市海珠区投资促进局局长何俊雄

  “创作者是构建内容生态的核心力量,优质内容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扶持计划的发布只是起点,扎实落地、共创价值才是真正的共同目标。”

  ——腾讯公司总编辑、公共政策副总裁朱殿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东发布的系列政策里面提到了孵化基地、创意园的相关扶持措施。如果一些产业园和创意园可以让内容创作者安家落户,让他们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大家的归属感会更强。”

  ——“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创作者张弛

  平台扶持 共创价值

  内容创作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平台在流量、生态、商业化以及科技力量的帮助与扶持。广东数字经济发达,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扎根于此,为内容创作者聚集、内容创作产业发展带来先发优势。10月28日,成长于广东的互联网平台腾讯,作为平台方,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计划。

  据悉,该计划主要聚焦“繁荣视频号创作生态”“建设微信小店商业生态”以及“算法专班发布”三大场景。腾讯公司总编辑、公共政策副总裁朱殿君表示,视频号团队以“让原创作者有流量,让原创内容有收益”为导向,推出系列创作者扶持计划,形成原创保护、流量扶持、变现权益与成长激励四大体系,同时从内容推荐、成长激励、变现权益、互动玩法四个维度,为直播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内容创作与电商的连接,为许多内容创作者找到“聚财”的好方法,腾讯也正加速“微信小店商业生态”建设,精准助力平台生态中商家、带货者、服务商三大核心角色,形成减负+加速、成长+激励、合作+共赢的三维扶持体系。

  另外,阅文也发布了“培育优质IP、助力创作力量”的计划。“内容生态的繁荣根植于好故事的生生不息,如创作合伙人计划设立1亿元创作扶持基金,用以支持小微企业与初创的工作室,提供版权共创、订单分发与投资孵化,助力影像与AI并举的创作者成长。”朱殿君表示,“扶持计划的发布只是起点,扎实落地、共创价值才是真正的共同目标。”

  据统计,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已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5万亿元,约占全国1/6;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占全省文化产业比重近四成;

  数字出版、动漫、音乐、游戏营收规模分别占全国1/5、1/3、1/4和4/5;

  对外文化贸易规模约占全国2/5,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政府网站找错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