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萌物治愈到神话复生 从视觉隧道到全球联动
作为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与科技成果的“C位展馆”,文博会13号馆不仅聚集了来自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湾区城市的知名文创品牌,更展现了其背后从视觉体验、文化叙事到技术融合的多元趋势。
随着文化IP的不断演绎、消费场景的持续升级,湾区文化产业正从符号创意向沉浸体验、从产品形态向系统构建加速跃迁。记者现场深度走访13号馆,带领读者体验湾区文化IP创新叙事的三重协奏,感受大湾区文创力量的厚积薄发与向新跃迁。
第一重叙事
创新演绎下的文化符号与潮流表达
一进入13号馆,香港馆“港记冰室”的霓虹灯便映入眼帘,绿黄马赛克墙面、透明橱窗中陈列的Labubu精灵无不吸引着潮玩爱好者驻足打卡。
作为香港艺术家龙家升的代表作,《The Monsters》系列中的Labubu以鬼马精灵形象风靡亚洲,十周年巡展首站选择在文博会举行,彰显了香港潮流文化的国际吸引力。“香港原来咁有型”不仅是展馆主题,更是这座城市坚持本土叙事与全球联动的文化态度。Labubu的流行代表了香港在文化IP方面对年轻人审美趋势的精准捕捉,也是一种将地域记忆转化为流行符号的深度表达。
在不远处的澳门馆,金色狮子扭蛋机成为该馆最具人气的互动装置之一。“扑通”一声掉出拳头般大小的浑圆金色扭蛋,不仅解压,也承载着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想象。“金色狮子象征来自澳门的奢华都市印象。”负责该区域的美高梅度假城业务经理杨歆介绍,整个金色狮子扭蛋机装置以611块金砖为结构,由机械传动组成光影动态,视觉效果极为震撼。她介绍,该项目是美高梅与张艺谋合作的《澳门2049》演艺衍生品,是澳门在文化原创、科技跨界和国际表达方面的创新叙事样本。
“哇!是奶龙!”在前海展区,黄色的“国民萌物”奶龙一出现,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它举着圆滚滚的手臂,柔软圆润的身躯与水汪汪的大眼睛,让人不禁想上前触摸。奶龙是由深圳本土企业第七印象文化传媒打造的国民级原创动漫IP。这一原创动漫IP自2020年上线以来,全网已积累超3800万粉丝。作为多次亮相文博会的“明星嘉宾”,奶龙不仅代表原创IP内容的全产业链生态建设,更体现了深圳前海在推动文化与科技、文旅跨界融合上的强劲动力。
第二重叙事
技术牵引下的文化再叙与传统焕新
在体验感不断升级的当下,湾区文创正借助科技手段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生命,使沉浸式传播成为文化再生的新路径。
在广东展团“C位”,《广府梦华录》沉浸式互动项目成为展馆一大亮点。观众戴上VR眼镜,便可“穿越”至宋代广州蕃坊,体验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盛景。这一项目由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导,联合广东涌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是广东省文博领域首次大规模运用VR技术解构广府文化。该项目已在多地落地展出,通过“政企合作”模式打通从文化内容到技术平台的转化路径,让观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在沉浸中理解城市记忆与文明演进。借助文博会平台,《广府梦华录》正加速走向更多博物馆和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广府文化“可视、可感、可传播”的再定义。
《广府梦华录》沉浸式互动项目
在前海展区,《了不起的东方神话》展览受到瞩目,据介绍,该项目以超过300平方米的空间还原《山海经》的想象世界。瀑布天落、银河争流、腾虹奔电……这些原本存在于神话文字中的场景,通过2D与3D结合、体感互动与数字绘制融合,重构成可沉浸、可参与的多维体验。展览体验区位于前海欢乐港湾,由深圳青年艺术家刘子扬团队打造。刘子扬介绍,团队历时两年才构建起适合儿童的神话多媒体乐园。他们以Unity引擎为技术核心,通过手绘建模、角色重塑等方式,激活古老的《山海经》文化。
第三重叙事
全场景技术重构下的文旅科技深度跨界融合
除了将技术当成展示内容的手段,湾区的文化IP还开始构建全新的“文化场景系统”,形成内容、技术与产业的深度闭环。
广东展区的广阔一角,一个充满科幻感的“时空隧道”成为观众争相打卡的热门展项。五面LED大屏幕结合裸眼3D技术,构筑出一个视觉沉浸、感官交互的多维空间。随着观众的动作,岭南元素如广绣、醒狮、陈家祠雕花等在眼前生动流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展览”。
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曲柳介绍,该项目依托公司28年来在“AI+显示+文旅”方向的积淀,是公司产业生态闭环战略的集中呈现。从“内容随人而动”到“空间变资产”,企业正在将展示场景升级为运营平台。她还指出,文博会已成为“技术试验田”与“资源连接器”,让科技、内容、场景真正联通,推动文化“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生长”。
广州励丰文化科技打造的沉浸感拉满的时空隧道。
李曲柳认为,“技术普惠化”“文化IP数字化”将成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趋势。励丰文化将积极参与大湾区科技赋能文旅,让文化在城市生活中“无感进入”,成为日常美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