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科技赋能湾区出版
12月5日,2021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出版创新对话在广州主会场(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分会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同步开启。
据了解,此次对话以“数字科技赋能湾区出版”为主题,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开设了广州主会场、北京分会场,通过“线上+线下”“录播+直播”的方式,邀请全国各地,特别是来自大湾区出版行业的专家共同开展一场大湾区出版界的对话与交流,着重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出版发行业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先行作用,聚集国内优秀出版发行资源,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文化助力。
湾区建设需要“文化书写”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认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需要一砖一瓦的经济建设,也需要一书一笔的文化书写,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出版活动这一传播手段和渠道。
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杜传贵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科技湾区”“人文湾区”建设方兴未艾,意义深远。广东省出版集团根植岭南沃土,胸怀“国之大者”,向洋而生,向海图强,奋力打造植根岭南、服务湾区、面向世界的文化领军企业。在大湾区文化建设中提高站位,主动作为,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澳门启元出版社,出版了澳门《中国语文》教材、香港《中国历史》教材、国情教育读本《我的家在中国》等优质产品,助力港澳青少年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人心回归,体现了国有文化领军企业的使命担当。
为人文湾区建设凝聚出版力量
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沈育明认为,广州毗邻港澳,是展示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在保护、传承和弘扬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大有可为,也应当有所作为。本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对话,汇聚出版界朋友于一堂,倾听“好声音”,收集“金点子”,画出“同心圆”,为人文湾区建设凝聚出版界的新力量,这对广州乃至湾区出版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打造湾区出版传媒文化新名片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陈晓丹在总结发言中指出,2021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出版创新对话为出版界提供了一个思想沟通和交流合作的平台。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早在10年前就成立数字出版公司,聚焦数字阅读、数字教育,推出了系列数字出版信息平台。2020年,顺应中宣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初步建立起覆盖300个基层文明实践站点的文明实践云阅读体系,为推动出版创新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12月3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公示了2021年15个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广州读书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项目入选,出版融合创新助力全民阅读的成效初显。陈晓丹表示,“放眼未来,广州有信心、有能力全力推动出版创新,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积极作用,赋能人文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