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关保障物流畅顺

  • 听全文
  • 2022-05-26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东是全国第一外贸大省,近期受疫情影响,港口运输压力显著增加,为确保进出口货物“物畅其流”,广州海关持续优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模式,深化区域物流一体化监管,加快多式联运发展,着力打通物流运输堵点卡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今年前4月,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260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超18%。

  “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我们全力保障物流畅顺,‘稳’字当头。” 林明远是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科副科长,其所在科室负责海关在自贸创新方面的工作。“进入南沙海关10年,我们经历了许多创新突破,看到了许多变化。”她举例,综保区分类监管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以往综保区只能存放保税的货物,当企业将货物销往国内时报关完税。但是随着区内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情况发生了变化。“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为了快速交接货物,会将部分货物先行完税,而其他未确定流向的货物则以保税的形式储存在区内。在以往,这样就需要分别设置仓库存储,在仓租、人员以及管理上必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林明远说,南沙海关运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创新举措,未完税货物和完税货物分区存放,解决市场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困扰,“创新突破问需于企业。”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海关的监管和服务都经受了考验。“在‘稳物流’这一块,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综合利用此前的创新成果,提前介入企业面临的问题。”林明远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去年区内企业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解决临时困难的一次快速通关。该公司主要经营工程塑胶粒,2021年,受疫情影响,国际船舶船期出现大范围波动,该公司进口延期到港与后续到港的多批次共达1500多个货柜突然在短时间内集中抵港,企业面临巨大的通关压力。“塑胶粒以散货状态装载在货柜里,要运到工厂进行分包再销售,这么大量的货物,需要一到港就尽快进入车间, 24小时不停歇分包,才有可能让流程畅顺起来。”林明远说,企业提前跟海关进行沟通,准备了应急方案,最后实现了1500多个货柜在陆续运抵后全部完成当天抵港、当天放行。

海关关员对即将出口的一批冰箱等国产白色家电进行监装

  近年来,南沙海关依托“智慧海关”推进24小时全天候智能通关,推进以5G、“AI+AR”为基础的智能化应用与海关监管深度融合,实现进出口货物全流程无纸化快速通关。广州海关关长李全表示,广州海关和广州港等单位持续推广“湾区一港通”等物流一体化改革项目,将南沙港作为枢纽港、珠江沿江内河码头作为支线港,将支线港视作枢纽港的延伸,实现港口物流一体化运作。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