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根据城中村地域特点 采取“电瓶车送到点、手推车送到栋、人手送上门”的方式配送物资

  • 听全文
  • 2022-11-03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物资三步送 居民放心收

  城中村街巷狭窄,楼宇密密麻麻,遇上疫情防控需要实施管控,在人手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如何能将物资送到居民手中?这是摆在海珠区桂田江贝旧市头片区(以下简称“桂田管控区”)物资保障组面前的一道难题。

  10月23日,作为本轮海珠疫情最早出现个案的片区,这里探索实施从卡口到转运点再到居民楼快速转运物资的做法:根据城中村地域特点,采取“电瓶车送到点、手推车送到栋、人手送上门”的方式配送,物资一般最多三步送达居民家。如药品、奶粉这类特殊物品,只要送到卡口就会落实专人即时转运,最多两步就能送到居民手中。

  桂田管控区包括3条城中村,大约有25000名居民,全域为高风险区,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要求。管控区本身有指挥部,下设物资保障、医疗救助等多个小组。全域又划分为9个网格,每个网格由各自指挥长牵头,分片服务居民。

  为了让不能线上购物的居民都能得到充足的物资保障,海珠区在管控区域内采取“政府派发爱心包+居民网购”的工作机制,每两天向每名居民派送一袋沉甸甸的爱心物资包。住在桂田南约的居民潘先生告诉记者,物资包内有各种面条、自热饭、八宝粥、牛奶、面包、点心等,“我一个男生也够吃两天”。

  11月2日,降温又遇上台风雨,桂田管控区几个卡口运作依旧有条不紊,物资源源不断送到。所谓卡口,就是管控区的主要出入口和外来物资接收点。9个网格的物资有各自对应的卡口,记者蹲点的C口在广州大道南,只接收网格4、5的外来物资。片区物资保障组负责人、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副局长郭翀指着一幅密密麻麻的地图对记者说,管控区面积约22万平方米,但内里街巷门牌众多,每一个网格的地址就有好几页纸,指定卡口接收物资缩小范围,便于快速分派物资。

  

工作人员在卡口分配物资

  如何保证居民的物资不被淋湿,尤其是地址电话等信息不被打湿,是物资保障工作人员首先考虑的事。透明胶、透明袋、油性笔……每天早上上岗,各个卡口接收点都备齐了上述物品。快递员将物资送达卡口的同时,要将客户信息填写清楚,工作人员马上用透明胶或透明袋将信息封好。

  记者发现,送达这里的物资众多,但货架总是很快就空了八成。观察片刻后,原因找到了——周转快。一辆辆不同规格的电瓶车甚至是单人电动车不停穿梭于C卡口到网格4、5各个物资转运点的道路上,送达卡口的物资不消十分钟就到了网格内的物资中转点。跟卡口外来物资接收点不同,中转点既存放外来物资,又要分发政府爱心包。

  

电瓶车送到点

  从中转点到居民楼栋由于道路狭窄,只能改用人力车甚至步行转运。超市手推车、平板车、小型三轮车……各种工具都派上了用场。转运点工作人员手上有一本厚厚的地址本,尽管经过十天的高强度工作,大家对一些地址依然要查询。“很多门牌号不是连号,我们要边查边送。”转运“大白”说。

  

手推车送到栋

  记者跟随“大白”到南约东六巷、东八巷送物资。尽管是下午,进入小巷内,天色马上暗了下来,楼宇之间仅能容纳两人并行通过。为了减少爬楼梯的次数,“大白”们尽可能多搬物资。一趟六层楼走下来,年轻人也要喘气好一阵。

  

人手送上门 为了减少爬楼梯的次数,“大白”尽可能多搬物资

  记者观察,从外来物资送达卡口,转运到中转点,再由“大白”送到居民家门口,大约需要半小时,如果“大白”都在派送途中,时间则要长一些。“我们每天运送的外来物资约1万多件,另外还将11.5万个爱心物资包送到每位居民家门口。”郭翀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