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科学认知,消除恐慌,避免侥幸心理
(一)关注疫情发展动态,了解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及居住地附近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地址,详见附件。
(二)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理性对待疫情,不造谣,不传谣。
(三)依从指引,避免麻痹大意,切勿侥幸。
二、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不串门、不聚会,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酒吧、KTV、餐厅、商场、农贸市场、车站、码头等。
三、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佩戴医用口罩,条件允许时每4小时更换一次。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勤洗手;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或喷嚏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四、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二)如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带上医用口罩及时就近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的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在14天内的出行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家居及室内工作场所,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如厕后盖好马桶盖后才冲水。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桶内,居家时,弃置于坐/蹲便器内,随即冲走。
(四)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每日对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如手机、电脑键盘、鼠标、桌椅、门把手、厕所、马桶等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家庭清洁时湿式清扫。每周至少彻底清洁家居环境一次。
(五)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勤锻炼。
(六)食物(尤其是肉和蛋类)要煮熟煮透,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七)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遵医嘱居家或集中观察,并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登记调查。
(八)如有疑问,可拨打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咨询。
附:广州市发热门诊介绍
附件
广州市发热门诊介绍
为加强以发热为常见症状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把住发热病人第一关口,医疗机构设立发热病人专用门诊。发热门诊设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设有独立的候诊室、诊室、处置治疗室、留验观察室等。通风良好,消毒管理严格。发热门诊配备经过严格的传染病诊疗实践的高年资医师,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目前广州市共有127家医疗机构设有发热门诊,遍及11个区。
广州市发热门诊地址可微信扫描下图二维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