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史学习教育
广州这个老小区用三把“金钥匙”解锁共建共治共享“新密码”
  • 听全文
  • 2024-09-06 16:18:31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工程,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汇侨北社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是建成超过二十年历史的小区。近年来,其创新利用党建三把“金钥匙”,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解锁共建共治共享“新密码”,实现老旧小区的新蝶变。

  金钥匙1

  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汇侨北社区总面积0.067平方公里,近六七千人在此居住。因为年代较久,社区内很多设施相对陈旧,居住群体复杂且人员流动性大,社区环境和秩序管理挑战性较大,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精细化程度不足。

  社区以党总支为主体,物业管理公司落实管家责任,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建立居委与物业每日碰头工作机制,实行民情问题清单化,全力推进民情问题“日日清、周周看、月月结”;全覆盖组建社区网格党支部,通过定网格、定职责、定制度方式,实现网格党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深入开展“文明来敲门”“党群连心桥”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两个作用”,筑牢社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党支部“双堡垒”。

  金钥匙2

  健全组织体系,凝聚多方合力

  社区织密组织体系“一张网”,“横向上”联动辖区单位,成立社区“大党委”功能性党组织,构建“街党工委-社区支部-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组织架构,把组织链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社区“纵向上”织密治理末梢“神经元”,140名居住地党员全部入格入组,30个楼栋全部组建了居民群,确保微信覆盖率100%,确保社区急难愁盼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并有效解决。

  针对侨眷多、年轻创业型家庭多、养老型家庭多等特点,社区以党员为骨干,吸收多方力量,常态化组建红棉老兵、垃圾分类、健康卫士等10支党群志愿服务队,做到平战转换顺畅,负责平时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战时自救、服务居民,构建党群队伍“放射式”服务格局。

  社区健全“大党委”区域化党建联席机制,实行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的“五事联办”党建共建机制,共建单位结合自身优势,主动认领共治项目、开放活动场所,通过普法知识宣讲、健康养身讲座、义剪义诊进社区等多形式“红色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做实做细为民服务。

  金钥匙3

  优化服务质效,树牢“红色管家”党建品牌标杆

  社区软硬件“双提升”,打造“汇智共建,和谐为‘侨’聚民心”特色平台。从硬件配置和社区文化着手,该社区建设物业党群服务驿站,划定党员责任区,确立红色阵地支点,升级改造硬件配置和文娱设施,拓展为“国学课堂”“童心向党儿童乐园”“情暖老兵党群服务驿站”等特色平台;挖掘具有群众基础的文化资源,安排专人负责文化建设工作,活用“红色阵地”,衍生多样化社区文化队伍,调动共建意识,一改以往居委唱主角的模式,达到聚人心、展形象、兴文化的效果。

  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大榕树下拉家常等形式,分类梳理居民需求清单,特别是定期梳理和动态更新重点人群造册管理,提供老年学堂、长者配餐、430课堂等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其中,创新探索停车位摇号的做法,公正亲民、高效便民、广受好评。

  针对居民关注的是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社区多方协商出场地新建电单车智能充电桩,满足辖内1200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汇侨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伟清介绍,我们尽量平衡电单车车主、机动车车主之间的利益,找到住户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最终顺利落实了电动车的规范停放、充电。

  近年来,汇侨北社区党支部以及社区都先后获得多项荣誉。未来,汇侨北社区将持续坚持“党建为龙头、群建为纽带、社建为核心、服务为导向、和谐为目标”思路,让老旧小区重新绽放出睦邻和谐新活力,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