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史学习教育
广州京溪街“古道课堂”:用红色教育增强育人实效
  • 听全文
  • 2024-12-26 11:23:13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基层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密切党群的有效形式。12月23日,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获悉,自2023年2月以来,京溪街党工委牵头组织创办红暖京溪“古道课堂”宣讲品牌,各社区、联社积极参与、互相支持,把“古道课堂”打造成凝聚和传播红色能量的平台,展现基层理论宣讲的重要窗口。目前,“古道课堂”深入基层一线,举办专题宣讲活动25场,受众超3000人次。

  京溪街在推进“古道课堂”过程中,聚焦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京溪街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架起与党群联系沟通桥梁,持续提升红色教育育人实效,推动党的创新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助力“百千万工程”迈上新台阶。

  守正创新

  挖掘本地文化,拓展教育宽度

  据介绍,京溪古道现名京溪大街,深藏在京溪村,曾是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后,学子进京赴考的必经之路。该大街市井气息浓厚,是京溪村最热闹的生活区域之一。

  京溪街注重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让基层理论宣讲更加出新出彩、更加吸引广大党员群众。

  在全区率先打造党建实践基地,在京溪街党校增设入党宣誓墙、党员思悟室、红色书屋等功能区域教学点;打造古道宣教阵地,京溪街党工委与下属联社党委因地制宜,在城中村建成京一、京三、麒一、犀牛角4个党建文化公园、一个百米党建长廊,促进党群共融,成为京溪古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京溪联社党群服务中心内打造“古道书屋”党员图书室,党员干部通过阅读分享进一步“充电蓄能、强筋补钙”。

  配强师资

  发挥共建优势,拓展教育厚度

  京溪街党工委以党建联建共建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校与党校合作发展模式。通过政校联动,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为支撑,夯实街道基层理论培训的实践基础。

  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实践基地共建、师资资源共享、课题研究等领域展开合作,多次邀请学院教授作“古道课堂”专题培训,面向培训对象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课等,推动人员往来、合作交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助推京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启智润心

  强化党性修养,拓展教育深度

  京溪街党工委突出“古道课堂”育人功能,不断加强红色基因传承,把党性教育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党史、明党纪,引导和推动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年3月,“古道课堂”邀请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作新质生产力理论培训,院长在课堂上介绍辖内党建公园、古道书屋等红色资源,鼓励党员干部加强推动京溪红色文脉的现代传承,让各种红色资源“活”起来,以党建引领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京溪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结合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两新”党组织的工作特点,介绍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使参加人员更加坚定入党信念,为党员队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促进党员牢记使命担当,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今年7月,“古道课堂”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党史专题辅导,带领党员干部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

  采取“集中+自主”“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增强纪律意识,促进党员干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今年5月,京溪街组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分两批近60人赴广州市党员干部纪法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学习,通过深入了解中华纪法文明、法制安全教育等内容,学习廉政思想演进、监察制度演变及廉洁先贤的故事,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推动全体党员把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因地制宜

  注重因需施训,拓展教育广度

  京溪街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古道课堂”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史培训、新质生产力理论、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等清晰、准确、完整地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形成覆盖全街的“大宣讲”格局。

  根据党的理论重点、热点,针对机关党员、村社“两委”干部、党组织书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宣传宣讲队伍,邀请区府办业务骨干从政策法规、公文写作、宣讲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进一步提升理论宣传宣讲队伍政治理论素养、基层宣讲水平。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开展企业税务政策解读课程,邀请税务所业务骨干走进课堂,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式,帮助企业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强化企业员工法律意识,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平安良好社会氛围。

  京溪街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街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持续在深挖红色资源、丰富宣讲内容、激活课堂效能等领域下功夫,突出红暖京溪“古道课堂”在增强育人实效、服务市民群众、助推京溪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红色“小课堂”激发古道“大活力”。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