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广州市公证行业主动融入城市更新大局,立足法治保障职能,创新“保全证据公证”服务机制,办理多项城中村改造保全公证,有效调解矛盾纠纷,为历史违建认定、补偿协议效力、权属争议解决等关键环节提供坚实法律支撑,努力打造城市更新法治化建设“广州样本”。
近三年(2022-2024年)广州公证行业参与旧城改造(以下简称旧改)项目累计超百个,办理旧改公证业务39000余件,覆盖10区79村,服务群众近15万人次。
创新“全维度证据固定”模式
守护城市更新法治底线
城中村改造涉及土地权属、补偿协议、腾退交接等诸多复杂环节,广州市公证机构创新构建保全证据公证“现状—行为—数据”三维覆盖模式,对城市更新项目的重点环节、关键程序(如违章建筑拆除、表决公示、协议签署、补偿款项发放)进行监督,固化有关证据,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改造流程合法合规,守护城市更新法治底线。
采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公证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改造中的历史建筑、住宅商铺、厂房场地、物品清点、产品封存、会议表决、分房摇号等全面保全。利用无人机、高清摄影摄像设备对村落整体布局、建筑现状进行取证,保证全面性和准确性,避免后续纠纷。
全链条保障,数字化赋能
彰显法治民生温度
从程序合规审查到矛盾柔性化解,从证据固化到执行保障,公证以专业力量守护公平正义,让城市更新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保全证据公证通过“预防—调解—执行”全链条服务,将法治思维贯穿城市更新始终。公证专项团队主动深入改造项目一线,与村集体、开发商等各方建立沟通协作机制,“点对点”集中发力详细了解改造涉及的产权确认、土地使用、房屋面积等复杂情况,为不同的改造项目定制专门的保全证据公证方案,确保公证服务精准对接改造需求。
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效能。针对旧村改造中涉及的居住海外的村民,开展远程视频公证,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完成委托、声明等公证的远程办理,解决了跨境签字难题。运用公证云电子存证系统对旧村改造中的涉及的房屋测量数据、房屋现状等实时存证,确保信息全程可溯源、增强了证据的不可篡改性。
公证机构纷纷推出的“巡回办证”服务举措,公证服务团队进驻各项目展厅,每周定期值班,提供现场咨询及办证服务。根据工作需要深入到旧村改造所在村、社现场为村民办理公证。实现“家门口”办理拆迁相关公证,缩短服务半径。
主动服务
合力攻克重大项目“拦路虎”
规范程序合法性,在旧改项目启动阶段,广州市公证机构对改造方案、表决规则等关键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程序合规。重视风险预警与教育,广州市公证机构联合社区开展普法宣传,通过保全证据公证典型案例解析引导居民依法维权。针对继承、析产等家庭内部矛盾,拆迁补偿争议等进行现场调解,通过提供“协议公证+保全公证+调解”组合服务,公证力量柔性介入,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利用在旧改工作方面的丰富经验,与公司、村社、法律顾问、房管、税务等部门共同研究探讨相关法律问题,提供包括公证、调解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腾退过程证据保全,实现“公证+行政执法”。对房屋腾退、物品清点等环节全程录像存证,防止暴力强拆,保障实施效力。“公证+司法辅助”协助法院执行生效判决,如违建拆除、补偿款发放等。
面对征地拆迁这个矛盾纠纷的多发领域。广州市公证机构依据各方当事人的申请,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对改造过程中的相关行为和涉及的住宅、商铺、厂房等建筑的有关状况进行保全证据,有效保证了拆迁征收过程的公正、透明,提高了拆迁征收工作效率,避免了纠纷的产生。
在集中拆除专项行动中,广州市公证机构运用清点、保全等公证手段,规范强制拆迁行为,完善强制程序,协助征拆部门完成了对签约未腾地房屋、未搬迁户占地、违法建设等涉违章建筑的拆迁腾地工作,清除了民生工程项目路上的“拦路虎”。
温情服务
共圆百姓回迁安置“安居梦”
从一纸蓝图到幸福兑现,安置房落地回迁是所有被拆迁人的心愿所在。近年来,广州市各公证机构为广州市多个城中村的旧村改造、地块建设等项目提供了公证法律服务,以保全证据、现场监督公证确保阳光选房,为众多家庭喜圆“安居梦”。
为确保城市更新回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公证人员提前介入回迁安置工作,协助制定摇号选房活动规则,对房源号进行清点、核对、封箱,充分做好前期工作预案;对回迁安置摇号分房实行全程监督,对摇号选房活动进行全程录像,确保选房过程平稳有序进行。
今年以来,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和征地拆迁工作的稳步推进,广州市公证机构始终把当事人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深入征拆一线,通过发放公证宣传单、驻点宣传、入户宣传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耐心解答与征拆相关的公证咨询,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行预约、延时服务,派出旧改服务团队巡回服务,蹲点办证,为群众企业提供了及时解答、迅速受理、加急调查、优先审批、快速出证的一站式公证服务,助力城市建设提质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