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易用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易用专区 > 部门动态

我市流溪河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建设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

  • 2024-01-05 17:29:06
  • 来源: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 分享到
  • -

  近期,生态环境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展播38个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其中12月27日晚发布了我市流溪河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我市流溪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经验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示范,供全国各地学习借鉴。一是机制先行,健全体系。高位推动流域治理,市委、市政府下发10道总河长令,多次召开治水工作专题会,设立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市政府副市长同时担任的流域双河长,联合建立下沉督导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行流域立法立规,颁布实施《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编制多项流域保护规划方案。成立流域管理机构,设立流溪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建立五年一调的补偿标准动态增长机制。二是思路领舵,补齐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实施《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等系列治水方案,坚持按照“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系统治水思路,强化水质监测预警和污染源监管执法,加大重点区域一级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以支保干”全流域治理提升干流水质。狠抓工程建设,流域内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污水处理能力从42.6万吨/日提升至114.3万吨/日,管网长度增加15倍,建成农村分散式处理设施站点1256个,补齐流域治污设施短板。三是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实施污涝同治、网格治水,推进流域内2568个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工作,开展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狠抓源头污染治理,推进“三源”(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四洗”(洗楼、洗井、洗管、洗河)行动,整治污染源3.5万余宗、违建129.5万平方米、“散乱污”场所3万余个。提升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掌上治水,创新推出水质信息、河长巡检等系列APP,实现数据实时共享、问题及时处理、责任落实到人。四是民生为本,共享共治。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建设流溪娟鱼市级良种场和示范推广基地11个,成功注册“从化流溪娟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有声碧道176.27公里和首个“生态新地标”白云中央湿地,建设生态小镇10余个,吸引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永久落户;依托国家版本馆分馆,生动展示“溪源文化”。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