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易用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易用专区 > 各区动态

增城区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36项重点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 2025-07-29 16:45:48
  • 来源: 增城区
  • 分享到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日前,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实施乡村探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广州市增城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8个方面36项重点工作,加力提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持续当好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和表率。

  《实施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

  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实施方案》提出,要全力抓好粮油稳产增产、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升重要农产品增产保供能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

  其中,在全力抓好粮油稳产增产方面,《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力争202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15.8万亩、产量达5.51万吨以上。推广“稻+稻+菜”“稻+菜”“稻菜合作”等周年轮作种植模式,实现不间断生产。落实种粮大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推进粮库仓储设施节约减损、降耗提质,落实储备粮油规模7.598万吨,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做好储备粮轮换工作。

  在提升重要农产品增产保供能力方面,《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实施“优果战略”,推进荔枝“五化”果园建设。促进畜禽产品稳定发展,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政策。有效增加禽蛋奶产品供给。全力构建畜禽屠宰链条,督导生猪屠宰企业加快建设进度,确保2025年生猪屠宰场正式投产运营。规范管理水产养殖,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和水产品总产量。

  增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推动与中科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积极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加强区内科技孵化载体平台建设,集聚更多优质农业关键技术项目。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应用与示范推广。

  持续提升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实施省级水稻合理密植提单产项目,推广合理密植、“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技术措施和密植机械装备使用,力争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推动补贴机具“优机优补”“有进有出”,加快淘汰老旧农机装备。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领域应用拓展、示范带动三大行动,完善并推广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农业用地“一张图”,培育智慧农(牧、渔)场,谋划科技小院工作,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与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合作创建现代农业标杆“伏羲农场”等未来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决策+智能执行”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致力开展华南地区小型智能农机研发,实现丘陵地貌智慧作业。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育种攻关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加快推进“增科丝苗8号”、增城迟菜心“增迟5号”“增迟3号”“增迟008号”“增迟904号”等新品种(品  系)的品种权保护和审定(评定)工作。加大优良品种“增科新选丝苗1号”的科技成果转化范围,指导企业和种植户做好种植、留种工作。提升我区家禽育繁推水平,加快推进“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肉鸡育繁推广一体化项目”完工验收。

  着力壮大现代乡村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为壮大现代乡村产业,《实施方案》提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品牌化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强化产业联农带农效应、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其中,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实施方案》要求高标准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做精做特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产业链季度、年度统计及产业分链“图谱”绘制工作,加快推进优品丝苗米、绿色蔬菜、北回归线荔枝、生态畜禽4条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围绕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谋划打造现代乡村产业走廊,培育农业产业强村、强镇,持续提高增城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运营水平。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实施方案》要求聚焦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大力培育乡村旅游、田园观光、生态康养、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依托增城迟菜心、丝苗米、荔枝等特色农产品,串联推出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动申报创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旅游路线和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擦亮“假日到增城”和“跟着赛事来增城旅行”等文旅品牌,办好“挂绿之夏”荔枝文化旅游季等活动,打造最具活力的体育小镇,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打造大湾区旅游休闲目的地。加强林下经济建设,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林业龙头企业。持续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乡村宜居品质

  加快建设现代化岭南新乡村

  《实施方案》提出,要做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推进绿美生态示范建设、扎实推动镇村联动发展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品质,加快建设现代化岭南新乡村。

  其中,在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实施方案》要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成正果镇中心小学建设。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消防、安全等管理水平,实现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100%达标。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争取1-2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推荐标准。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落实2个引领性长者饭堂社会化运营,引导全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涉老创收项目。推动355个村居级颐康服务站全部投入标准化运营,实现对所在区域内100%老年人口的服务辐射。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实施方案》要求抓好乡村风貌品质提升,开展风貌攻坚行动,推动“四沿”区域存量农房微改造,完成3000栋存量农房风貌提升,建立健全农房精细化管理机制,落实长效管护机制。抓好广汕高铁沿线等重点区域农田村庄环境提升。持续做好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按需新建和改造升级农村公厕,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管护资金筹措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做好农污设施建后常态化运行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2025年基本消除农村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做好增城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实施方案》明确,力争202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减至1.73:1,为广州市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扛起增城担当。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