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按照广州市统一部署,番禺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截至当日中午12时,全区宣传发动39200人次、清理垃圾815.03吨、排查整治(蚊虫滋生地)3.51平方公里、清理积水16052宗、新装/更换防蚊闸1566个、新装下水道防蚊纱网2330处;出动消杀人员1993名、消杀器械1488台、消杀面积36.61平方公里、消杀用药4333.1升、清理蚊虫孳生地4679宗、投放灭蚊剂用药463.11公斤。8月10日,番禺区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建清洁家园,共筑健康防线。
清理天台积水杂物,共筑健康防线
全民参与 成效显著
8月9日,按照《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的通知》部署,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厂企、村(社区)和物业小区、个体商户和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清除卫生死角,整治蚊虫孳生环境,用实际行动筑牢防控屏障。
市桥街华侨城小区集结了番禺区抗疫“尖刀班”、市桥街职能部门、小区物业、党员志愿者及热心市民等多方力量,设立外环境整治组、天台攻坚组、疾控入户宣传组等11个专项小组,合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天台攻坚1组”登上华富苑一梯十二层的天台。这片数百平方米的空间长期被废弃花盆、杂物堆积占据,水池青苔密布,且有积水。攻坚组一抵达现场,便迅速投入行动中来。有的搬杂物、拔杂草,有的清除积水……烈日炙烤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大家依然干劲十足。“今天上午我们在这个天台已清理了300多平方米区域,下午继续攻坚,务必做到(杂物)彻底清零。”华侨城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其他小组也在同步高效推进工作。疾控入户组敲开一户户家门,耐心向居民讲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发放宣传资料;绿化带清理组穿梭于灌木丛中,捡拾塑料袋、饮料瓶等隐蔽垃圾;消杀人员则肩扛喷雾器,对下水道、花圃、垃圾桶周边等重点区域精准施药,阻断病媒传播链条。
这场热火朝天的爱国卫生运动赢得了居民们的广泛赞誉,更激发了群众自发参与的热情。在小区一家临街商铺前,店主带着年幼的小女孩一起动手,清理店门口的积水。而在华富苑一梯,居民贴心地为正在天台作业的工作人员送上冰镇西瓜,清凉甜意沁入人心,也映照出邻里守望、共护家园的温情画面。
在大龙街新水坑村,村委会正组织保洁人员对一处长期闲置的老旧房屋开展集中清理。屋内杂草丛生、蛛网密布,还藏着不少积水容器。工作人员逐一拔除杂草、搬离破旧家具、清除积水容器,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据村干部介绍,经过近期来十多天的连续奋战,村里的大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工作重心转向近百间无人居住的老旧闲置房屋,已基本完成清理,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石壁街组织辖区10个村居同步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重点瞄准卫生死角,组织力量清理闲置地块杂物、铲除天台垃圾、清扫老旧房屋废弃容器。经过集中清理,昔日脏乱的角落面貌焕然一新。“整治后,以前容易忽略的死角都干净了,蚊虫少了,住着更舒心!”一位村民看着整洁的家园发出感叹。
南村镇板桥村动用挖掘机对位于村委会附近的一块闲置地的杂草进行了彻底铲除,清除蚊虫孳生环境。广地花园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居民及物业人员组成多个小组,合力攻坚居民楼顶天台环境,清除杂草、清倒积水容器、清理垃圾杂物。社区居民谢先生更是携妻带子齐上阵,他表示:“清洁家园,人人有责。社区有召唤,我们一定响应!”年仅10岁的儿子已跟随他参加过两次“两热”防控志愿服务。
灭蚊添“尖兵” 无人机空中巡查显身手
8月9日上午,大龙街茶东村上空,一架搭载大功率高音喇叭的无人机盘旋往复,循环播报着动员令:“各位市民、各位街坊,今天让我们一起大扫除、倒积水、清垃圾!”这架来自番禺区融媒体中心下属企业的“空中宣传员”,正以科技力量助力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负责此次飞行任务的技术人员介绍:“我们的无人机搭载了大功率喇叭,边巡查积水、边空中喊话宣传,不仅覆盖范围广,声音穿透力也强,哪怕是茂密的树阴下、紧闭的窗户内,都能清晰听到。”不同于传统地面宣传需要反复往返,无人机在巡查过程中可沿预设航线持续播报,每隔3秒播报一次,采用粤语、国语交替的形式,一次飞行就能覆盖全村区域,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大大提升了宣传效率。
在开展空中喊话的同时,这架无人机还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穿梭于楼宇之间,对全村居民楼天台进行“拉网式”排查。镜头下,天台角落的积水潭、倒扣的水桶、空调外机接水盘里的积水等“隐形隐患”无所遁形——这些都是蚊蝇滋生的绝佳场所,而伊蚊正是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媒介。
此次无人机巡查仅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全村居民楼的天台排查,效率是人工的5倍以上,且不受地形、天气(小雨天气可正常作业)影响。巡查结束当天,即可出具详细的整改报告。报告中不仅标注了每处积水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还附上带坐标的现场照片。无人机采集的数据直接接入番禺区无人机低空遥感网管理平台,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积水区域、计算积水面积,生成的电子地图能清晰展示隐患分布,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两热”防控宣传中,番禺区融媒体中心构建起“空中无人机+地面应急广播”的立体宣传排查网络,覆盖全区的应急广播系统(含1个区级、16个镇街级、175个村级平台,682个点位,2046个大喇叭)同步发声,与空中力量形成合力。此外,番禺电台高频次播放防控音频、《番禺日报》刊登科普、番禺台播放公益广告等,全方位营造群防群控氛围。
持续攻坚 筑牢防线
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关键期。番禺区紧抓“清积水、净环境”这一核心关键,全区上下闻令而动,迅速集结起强大攻坚力量,1.6万余人次尖刀班成员、2.4万余人次居住地党员冲锋在前, 深入社区村居一线,与广大干部群众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全面投入“两热”防控攻坚战。他们顶烈日、战酷暑、冒暴雨带头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卫生死角,整治孳生环境,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蚊虫孳生空间得到有效压缩,防控基础持续夯实。
目前“两热”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容不得丝毫麻痹松懈。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胜利,蚊虫孳生环境极易反复,防控工作稍有放松就可能前功尽弃。全区上下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克服厌战情绪和松劲心态,将这股攻坚克难的劲头一鼓作气坚持下去。 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市民朋友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改善成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做好房前屋后的积水清理、卫生保洁,积极参与后续的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坚决不给蚊虫孳生留死角、留空隙。唯有咬定目标不放松,慎终如始抓落实,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战果,最终赢得这场“两热”防控攻坚战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