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区领导率先垂范,牵头负责重点民生项目;首创推行四级民生实事,在全面推行区、镇街、村社三级民生实事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将民生实事项目,延伸至经济社、业委会(住宅小区);群众的需要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白云精心谋划组织,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是学史力行,激发广大干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以老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分享白云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高位推动 全面吹响“集结号”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
学习党史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白云坚持高位推进、统筹谋划,区委主要领导担任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坚持每周末到村社调研督导党建引领民生实事开展情况,带动区党政领导班子每人联系一镇街一村(社区)一“两新”组织,与镇街同考核、同奖罚,制定区委、区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由区领导牵头负责22项64个重点项目。
同时,白云从上而下织密网络,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每个区直单位分别结对2至4个村(联社),各单位党员干部结对村(联社)后备干部或党员群众,实行“三结对”“六帮扶”,推动以机关在职党员为主体,1.1万名各级各领域党员、流动党员全面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
通过持续落实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发挥支部建在经济社上的组织优势,白云全面推行村社干部亮履职承诺、结对联系党员群众,村社党员划责任区、联系服务群众,制定基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重点户工作清单,明确10项联系服务任务、8类重点户工作内容。
其中,人和镇就打造了“党员就在我身边”党建品牌,让基层党员更好服务群众。“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镇纪委由被动接访向主动调研转变,结合党风廉政宣传,推出了‘清廉人和’宣教阵地、纪委书记‘党群廉系卡’、值班走访接访、党员先锋亮身份等一系列举措,在践行新群众路线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进。”人和镇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以“党群廉系卡”为例,该卡片亮出了人和镇纪委书记的姓名、照片、职务和两个二维码——实名微信工作号、“码上举报”公众号二维码,群众只需一键扫码,即可直接投诉举报问题。针对相关问题事项,该镇纪委书记可直接向涉及线口、所在村居进行分办督办,包括安排镇纪委委员、村居纪委书记、监察站长跟进协办,驱动纪检快速反应,助力问题解决。
这样一来,由区领导率先垂范,镇街协同联动,部门及时跟进,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就可以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区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热潮。
据悉,白云区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1+1+N”工作清单,共梳理了区领导牵头负责重点民生项目64项、“区—镇街—村社”三级十件民生实事1905项、区直单位重点民生项目160项,实施交通安全整治、基层矛盾化解、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处置等专项重点项目153个。截至目前,共计完成643项民生项目、112个重点项目。
担当作为 持续树立“风向标”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白云广大党员自觉把基层一线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检验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战场,让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今年6月,为积极应对广州新发疫情,白云4100多个党组织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敢于担当的政治本色。在各个镇街核酸采样现场,处处可见党旗、党员突击队队旗、红马甲、红袖章,党员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帮助群众解决核酸采样中遇到的问题,协助镇街有序完成采样任务。
国庆节前后,为筑牢社区防线,守护万家灯火,白云发动了区内3049个网格党支部、下沉居住地的8.8万名党员,积极参加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安全岗守护等专项活动近800场次,群众的需要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
“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上下大兴办实事、抓落实之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白云还首创推行四级民生实事,在全面推行区、镇街、村社三级民生实事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将民生实事项目,延伸至经济社、业委会(住宅小区),其中全区845个经济社、284个社区、153个小区落实民生实事7961件,已完成3981件。
进入6月,广州的天气开始热起来,云城街方圆小区花园大树遮阴,业主彭荣华女士发现一些前来乘凉的老人手执葵扇,席地而坐。“花园里如果有个长凳子该多好啊。”于是,她拿出手机扫一扫云城街齐富社区方圆小区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的二维码,提交了这个建议。
“没想到会这么快,有点惊喜。”两天后,当彭荣华下楼时,发现老人们怡然自得地坐在长椅上乘凉,不用再坐在地上。“网格员和居民通过手机,将基层的大事小情及时反映到系统平台,社区和街道都会第一时间处理,属于职权范围外的则逐级向上级平台反映,实现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管、件件有反馈、件件及时清。”云城街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8月,太和镇穗丰村接到有关东华学院发生劳资纠纷的事件。闻讯后,穗丰村第十四网格党支部立即组织下沉居住地多名党员,由网格党支部书记牵头,联合穗丰村治保会、片区民警、网格员、网格议事长、网格监事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在理清东华学院施工工程队与承包方梁某劳资纠纷缘由的基础上,党员耐心调解,力促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成功把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维护了双方权益。
“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太和镇将常态化开展党员下沉社区工作,进一步完善网格组织体系建设和提升网格治理水平,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身边的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推动下沉工作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太和镇党委书记濮祺国说。
精准发力 切实聚焦“办实事”
今年以来,白云初心不改,聚焦各项重点民生项目,层层抓落实,一件接着一件办,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绘就了幸福底色。
云城北二路“断头路”是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题。该道路位于地铁二号线萧岗地铁站出口,接通云城东路和云城西路,但道路东侧却为“断头路”,车辆无法接通东西,行人自云城东路前往地铁站,需绕行较远或经过狭窄小路,出入极不方便。
为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白云将该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加快完成了跨涌桥区域土地收储工作,并在河涌上建造一座人车都能通行的便民桥,既方便了市民游客,又联通了云城东路。今年9月,云城北二路跨涌桥完工并通车。“以前去萧岗地铁站坐车,需要绕行河涌边的小路,起码要走十几二十分钟。现在过个马路就到了,十分方便。”蓝天新苑居民李女士开心地说道。
除了出行,养老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在白云,60岁以上户籍老人有近18.5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6.35%,惠老、助老、为老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对此,白云将“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各镇街建成一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列入了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之一。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均禾街,几名长者围坐在颐康中心的电视机前,学唱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宁静的社区增添了几分生气。
“颐康中心开得很及时,这是一个养老的大方向。”每天准时来练字作画的江夏社区居民李姨说,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赡养老人本身就是不小的负担,加上年轻人平时要上班,颐康中心是一个好去处,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白云将紧紧围绕“老有颐养”这一总目标,逐步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机制,让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目前,白云特色大养老服务体系已见雏形,24个镇街颐康中心、140间长者饭堂、千张家庭养老床位,正在改变长者的生活。
白云还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等领域,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万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502人,发放补贴超1.1亿元;广东实验中学、培英中学高中部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增优质学位超8700个;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奋战三百天·全力保畅安”行动,强力整治摩电交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突出问题,持续压减案件类警情。
白云还结合民生实事持续推进“双微”行动,实行群众下单、党组织和党员接单,征集6258个群众微心愿、1287个民生微项目,目前已分别认领4480个、1203个。
下一步,白云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推进工作的当务之急,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白云区以党建引领民生实事落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图为石门街鸦岗经济联社居民参观党建宣传栏。(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