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

  • 听全文
  • 2016-02-0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政府自身改革带动重要领域改革攻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建设公开透明法治政府。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建设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切实提高政务能力,增强行政效能。完善便捷高效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按照市场化、证券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消除对非公有制主体的差别待遇和各种隐性壁垒,完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机制。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社区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建立重大项目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长效机制。鼓励民营企业以股权、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培育大批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创业家,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加强价格监管工作。支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快发展,推进产权交易、期货交易、知识产权交易、能源交易等平台建设。完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机制,在更多领域提升广州价格指数的影响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发展技术市场,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资本化、产业化。推进广州发电、配售电体制改革试点。落实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深化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市、区两级政府事权清单,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全口径预决算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完善政府举债融资体制和债务风险防控、预警机制。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决策、管理与监督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竞争性配置,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发展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的各类基金。——摘自《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