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迎春:勿陷入“熟悉”的陷阱

  • 听全文
  • 2016-02-0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高唱国歌的肃穆,依旧紧凑的会议程序,干货越来越足的工作报告,会场内外相互打招呼的委员,一切都如此熟悉。回望履职的五年,从新手上阵时忐忑不安连夜请教文史委的黄淼章主任到积极问政咨询,提出被立案的提案,参与社会调研,感觉自己在慢慢进入角色。

然而,熟悉有时也会是一个陷阱,尤其是在程序化中。比如,会失去热情。除了调研充分,全程协商的重点提案,大部分委员毕竟只能以个人之力建言献策,从提案到立案,立案再到办案,办了再到能否完成,熟悉和了解到这种种环节后,热情减退似乎不可避免;又比如,忘却职责。各种讨论中,委员之间难免意见不同,情绪和言语激烈之时,是执着我见辩个输赢还是谨记委员职责回到解决问题的正轨,这一尺度,并不容易把握……

进入政协大家庭,生活和工作都由此有了一些改变:从原本围绕个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关注将视角扩大至整个城市乃至国家;工作则从新闻工作者记录他人话语转变为自己发声表态;并亲自见证行政审批的“万里长征图”从广州政协走向全国政协,对国家层面的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形成巨大影响,以及粤剧红船从提案变成本月5日即将启航的“船说”,使得原本单纯的人生,多了不少可讲的故事和分量。

最后一次会议了,提醒自己,勿陷入“熟悉”的陷阱,不忘初心,方能圆满本届最后一年的委员履职。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