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

  • 听全文
  • 2017-01-03
  • 来源:本网
  • 分享到
  • -

 

2


 

2016年12月30日上午,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筹备处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协副秘书长、市政协新闻发言人、大会筹备处副主任王志雄通报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筹备情况和十二届市政协主要工作亮点,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苏勇通报十二届市政协提案工作情况,他们回答了记者提问。全国驻穗、广东省、广州市、港澳驻穗的29家新闻媒体,约70名记者参加了会议。

  王志雄向新闻媒体介绍了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主要安排。按照《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广州市政协十二届四十六次主席会议决定,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2017年1月4日至8日上午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连同1月3日召开的预备会议,共计五天。

  这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协第十二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选举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书面);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会议具体安排:1月3日晚上举行预备会议,审议通过大会主席团成员、主席团会议主持人、秘书长,大会议程、日程,提案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等;4日上午举行开幕大会,8日上午闭幕。会议期间拟安排6次大会,包括预备会议、开幕大会、列席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全体会议、大会发言、选举大会、闭幕大会;2次座谈会,即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市领导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座谈会;5次分组讨论,包括1次市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题联组讨论。会议期间,还将召开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一、二、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一、二、三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大会的各项议题。新一届广州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产生后,还要召开与新闻媒体记者见面会,邀请大家采访十三届广州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

  本次大会已通知全体市政协委员共541人出席会议。邀请市属单位的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本会负责联系的十一届省政协委员;市政协机关、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参事室、市文史馆处长以上干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处长以上专职干部(出、列席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者除外);市侨联、市台联会各一名副秘书长以上专职干部;市台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社会主义学院各一名专职负责人;市政府参事,市文史馆各组正、副组长;设有统战部的市属局以上单位各一名负责人;非本届市政协委员的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秘书处副秘书长。

  王志雄向媒体介绍了十二届广州市政协主要工作亮点。十二届广州市政协任期的五年,是我市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十二届政协委员会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扣我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推动广州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市政协紧扣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协商议政、聚焦经济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围绕改善民生建言出力、大力深化海内外的团结联谊、积极改进政协的经常性工作、不断加强履职体制机制建设。五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准确把握“依照章程、规范有序、务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切实贯彻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着力增强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以改革精神创新政协各项工作、用“四有”要求加强政协队伍建设。有8大亮点:构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协商议政新格局;紧扣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有了新建树;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引领政协工作新开拓;开展政协立法协商成为了政协履职的新常态;参政议政形成了新品牌效应;聚焦改善民生献良策产生新成效;扶贫济困助学再上新台阶;广泛开展团结联谊结出了新成果。

  苏勇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政协第十二届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十二届市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以及各专门委员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开放的大局,积极运用提案履行职能。5年来共提交提案3127件,经审查立案2500件,立案率为79.95%。在立案提案中,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界别提案335件,委员联名提案1833件、个人提案332件。大多数提案经过深入调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提案整体质量较高。提案经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许多建议已被党政部门采纳或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经济建设方面有453件提案,占18.1%。提案主要围绕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三大战略枢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和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建言,有效促进了我市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如:创新发展商旅文融合经济的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成为广州新的支柱产业。集聚琶洲全产业链资源打造新动力源的提案得到落实,编制印发了《琶洲地区土地储备开发工作方案》《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等并加快实施。建设“广州光谷”的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召开了重启“广州光谷”大会,大力推动我市光产业全面发展。结合办理广州国际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提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采纳有关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案,我市提出了实施“金融+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发布了全国首个地区性的《2015广州互联网金融蓝皮书》。针对加强南沙自贸区招商工作的提案,有关部门会同南沙区建立重点项目联合推进机制,开展靶向招商,拓展全球招商网络。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有777件提案,占31.1%。提案主要围绕建设国家交通枢纽和城市大交通体系、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言,为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做出了贡献,如:采纳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枢纽提案建议,我市印发《广州市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国际航运枢纽。通过办理有关发展地铁产业提案,有关部门制订了《广州市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总体工作方案》、《关于支持我市轨道交通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促进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办理提升区域交通枢纽辐射作用提案,有关部门编制了《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加强广州南站与周边地区和中心城区的便捷联系,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结合办理生态控制线规划落地实施的提案,市政府编制的《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业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对我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教科文卫体方面有637件提案,占25.5%。提案主要围绕提升教育质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统筹推进卫生强市、以“三医融合”促进健康广州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建言,为提升我市竞争力发挥了应有作用,如:通过提办双方共同办理《打造迎春花市文化名片》提案,把广州市民自娱自乐的3天传统花市提升到18天的国际嘉年华。结合办理《关于孙中山革命史迹和抗战历史遗迹保护利用》提案,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整合有关历史资源的措施,举办多项活动,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通过办理传统工艺美术的提案,我市制定了《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采纳建立科技创新投融资交易平台提案建议,我市出台《关于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办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建职业教育联盟的提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采纳办理稳定基层全科医师队伍提案建议,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意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

  在社会事务方面有633件提案,占25.3%。提案主要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发展养老助残等重要民生事业、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言献策,为促进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通过3年多不断深化办理“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提案,大大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限,得到国务院李克强总理高度关注。我市认真办理关于解决市民办证难、办证多的提案,出台了《广州市推进居民办证用证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取消部分办证事项,大量合并证件功能,优化办证流程。通过办理发挥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广州市重大民生决策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定》,促进政府与公众互动模式的构建。落实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体提案建议,我市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居民群众提供包括政务、生活、人机智能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采纳创新婚姻登记工作的建议,我市重点推进婚姻登记机关等级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婚姻登记“婚礼式”颁证服务,并将在全市铺开“全城通办”创新婚姻登记工作。通过办理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提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办法》,引导各类医疗机构向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拓展,解决老年人口保健和医护问题。

  苏勇通报了十二届市政协提案工作的主要做法。5年来,市政协提案工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和《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办理协商办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以重点提案培育提升提案质量。为切实提高提案

  质量,我们创新开展重点提案培育工作:在每年上半年作出部署、广泛发动,与有关部门共同选题、共同调研并提出建议;选准提案的切入点,大力倡导多提界别和集体提案;把每年培育的几十件重点提案作为市主要领导到政协的专题协商会、全会的大会和界别座谈会及联组讨论的发言,使提案转化为促进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提升发展水平的成果,成为社会关注和新闻舆论的热点,扩大了政协履职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创新提案工作全过程协商。为体现政协组织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和重要协商渠道,我们探索将协商民主贯穿到提案工作的全过程。一是选题协商。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委会和部分委员与有关职能部门协商选题。二是调研协商。在调研中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使提案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三是立案协商。坚持立案标准,组织市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和各民主党派开展全会提案预审协商工作,大大减少简单重复提案。四是交办协商,与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充分沟通、加强协调,使提案交办工作分发准确、接办及时。五是办理协商。会同市政府办公厅督促承办单位以电话、电子邮件、上门走访、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提案者协商沟通,充分保障政协委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六是协商在落实之中。提案委会同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提案办理工作回头看”督查活动已形成制度,5年来对50多个职能部门提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有效推进了提案办理工作的落实。七是协商在答复之后。及时了解提案者对提案办理答复的意见,特别是做好委员反馈不满意提案的二次办理,促进提办双方充分协商、增进共识。

  (三)形成提案办理协商的多层次格局。贯彻广州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认真做好每年重点提案的遴选和督办落实工作,一是把市政协重点提案的督办领导从市党政主要领导扩大到市党政班子领导,督办效果进一步增强。5年来,市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共97件,以审核方案和复文、视察调研、座谈协商等形式进行督办,办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其中,2016年市委任学锋书记亲自督办了“着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关于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体”2件重点提案,温国辉市长督办了“聚集琶洲全产业链资源、打造新动力源”重点提案,体现了对市政协工作特别是提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形成了市领导高层次督办提案的办理新格局。二是推进各党政部门确定1件本单位重点提案由主要领导领办工作,增加了协商密度。三是编印了40期《重要提案摘报》送市领导参阅,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批示,促进了提案成果的早期转化。

  (四)努力构建协商民主的履职平台。创新提案服务工作,讲求履职实效。一是充分发挥政协的组织化平台作用,突出委员的界别优势,使委员提出提案由自发性的个人行为向有组织的高水平培育转变;使委员个别的、分散性的意见,汇聚为系统、综合的集体智慧,形成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与党政部门联合履职的协商。提倡畅所欲言、宽松和谐,但又不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提倡各种意见都可以发表,但又力戒虚言妄语、极端偏激。二是创新知情明政形式。5年来,坚持每年举办两次“市政府工作部门为政协委员提供协商咨询服务活动”,发动全体委员积极参与,形成了广泛多层的协商局面。同时,及时将委员重点咨询的题目提供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准备,力求实现精准议政,并现场解决问题减少了提案。三是充分发挥提案大数据库作用,引导提案者检索查阅历年相关提案及复文、法律法规文件,以减少简单、低水平和重复提案,提高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强提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5年来,根据提案工作的发展,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政协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审查工作细则》,为提高提案审查立案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定了《政协广州市委员会提案质量评价办法》,为客观分析评价提案质量和遴选重点提案、评选优秀提案提供了量化标准。修订了《政协广州市委员会重点提案遴选和督办办法》,明确了市党政领导督办重点提案范围、开展重点提案培育等工作内容,并对重点提案遴选程序、实施主体、督办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范。精心选取本届政协部分提案和办理成效,编辑出版了《广州政协提案成果选编》,为今后的提案工作提供借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