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广州着力构建全覆盖、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 听全文
  • 2019-02-2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2017年以来,广州市司法局以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全市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构建了覆盖全业务、线上线下全时空的法律服务体系。

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办事“只进一扇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州市司法局以“建设标准规范化、人员配备专业化、功能服务综合化”为要求,建成了市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171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点2714个,实现了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型窗口全覆盖,让人民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2018年底,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连新路31号的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总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一层设24小时智能化自助服务区,二层是办事大厅,集成线上与线下无感对接技术、智能一体机自助服务、机器人智能咨询、应急指挥功能等四大“黑科技”于一体。市民李先生有幸饮到“头啖汤”,他通过12348热线呼入预约,接线员留存李先生身份信息后进行派发业务工单,李先生在指定时间到达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一楼大厅,智能摄像机自动对行进中的李先生进行人脸识别,在与预约登记信息匹配后,李先生随即收到排队叫号的提示短信,直接前往相应窗口办理业务。据悉,2018年,广州市公共法律中心共组织律师值班231人次,接待群众办理各类法律事务8739人次。

“智慧司法”项目:足不出户可享法律服务

广州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司法部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司法行政信息化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7年初,广州市司法局拟定“智慧司法”建设三年规划,涵盖司法行政九大业务领域。2017年2月,智能法律服务平台“问律师”“法宝宝”正式上线。2018年3月,广州市司法局与腾讯公司联手开发广州“智慧司法”,至今已上线“智慧公证”“智慧调解”“智慧矫正”等微信平台。

截至目前,“问律师”平台已聚合1300多名律师提供在线服务,月咨询量逾4000人次;“法宝宝”集成海量数据库,对复杂案情和法律问题模拟人工分析,推演大概率判决结果,提供相关法条及案例;通过“智慧公证”平台,不仅实现了市民足不出户办公证,还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办理和综合智能服务,摘得多个全国第一;在“智慧调解”平台,市民轻点手指即可定位周边调委会、线上提交调解需求,快速找到专业“和事佬”,实现远程在线调解;“智慧矫正”系统则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广覆盖、全方位、多维度、实时性的综合监管矫治,有效提升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和预警能力。

“实体+网络”双轮创新驱动:群众享受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全覆盖

“目前,广州已建成功能完备、共融互通、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广州市司法局局长廖荣辉说,广州市司法局主动整合拓展有效法律服务资源,紧抓“实体+网络”双轮创新驱动。

在实体平台上,主动扩展“3+X”建设模式中的“X”职能,将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专业调解、法治宣传、仲裁、行政复议、社区矫正、监所远程视频会见等涉及司法行政的所有职能纳入实体平台内容;在网络平台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微+”公共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覆盖全业务的公共法律服务。

今年春节前夕,广东某公司18名女农民工冒着严寒,带着锦旗专程赶到广州市法律援助处,感谢法援律师帮她们拿回32万欠薪,让她们可以开心回家过年。这是广州法援为民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在援助困难群众上,广州推出聘请“小语种”翻译员陪同律师会见外籍受援人等走在全国前列的法律援助创新措施。2018年,全市共承办法援案件24185件,挽回经济损失近13亿元。

在打造法律援助工作“广州品牌”的同时,广州还积极打造“阳光复议”,2018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9455件,占全省收案总数近三成,创新性启用全国首个行政复议形象标志,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司法局官方微信申请复议功能。在律师服务上,率先在全国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线上线下全覆盖,律师服务数量、财政投入均居全省之首。

在公证服务领域,全市11家公证机构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在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办证点。目前,全市各公证处已在18个街(镇)设立办证服务窗口,推出公证减证便民十大举措,推行公证“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2018年全市办理公证43.49万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法治宣传方面,各级部门建立普法责任清单,推动形成“大普法”格局,开通宪法宣传地铁专列、公交专车和法治宣传“大篷车”,“广州普法”微信公众号年度总阅读量过千万,在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微信影响力排名中居于前列。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