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听全文
  • 2018-04-0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力争9月底前万辆纯电动公交上路

市环保局:今年加快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

公交站场停车场旁设置的充电桩。(资料图)

公交站场停车场旁设置的充电桩。(资料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7年广州PM2.5年均浓度首次“摸杆”达标,“广州蓝”已经成为靓丽的城市新名片。未来广州如何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确保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打赢蓝天保卫战?昨日,市环保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广州将加快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力争提速至今年9月底前实现1万辆纯电动公交车上路行驶;今年4月底前,对所有在建工地扬尘治理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年内完成全市所有燃煤机组和自备电站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201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区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燃煤机组基本实现超洁净排放;基本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快推进公交车电动化;完成545座加油站、13座储油库油气回收整改,对209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开展末端治理;不断加大扬尘污染防控力度;秋冬季节坚决采取强化措施,保卫“广州蓝”。

2017年,广州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微克/立方米,降幅34%;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PM2.5达标的城市。此外,PM10下降16微克/立方米,降幅22.2%;全面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改善终期考核目标任务。今年第一季度,广州空气质量6项指标中,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同比分别下降3.2%、1.5%、12.5%。

对此,市环保局局长表示,去年PM2.5年均浓度虽摸杆达标,但能否稳定达标需由未来几年空气质量状况检验。今年1至2月,不利气象条件以及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对广州实现PM2.5稳定达标目标带来较大压力。此外,去年广州的二氧化氮浓度尚未达标,年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成为影响广州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氮氧化物治理方面,根据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研究结果,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污染排放占广州氮氧化物的79.2%。市环保局局长透露,今年要加快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加快充电桩配套建设,力争提速至今年9月底前实现1万辆纯电动公交车上路行驶。此外,广州还将加快研究出台外地车本地化使用管控政策,切实减少广州机动车使用强度,进一步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开展柴油货车排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老旧车、高排放车淘汰补偿机制,逐步淘汰高污染车辆。加大船舶燃油监管力度,特别是内河船舶,至少应完成1000艘内河船舶燃油硫含量抽检,对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燃油船只,列入黑名单重点监管。

今年削减200万吨燃煤消费量

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赢蓝天保卫战又是其中重要的标志性战役之一。广州市委4月4日召开广州市推动水环境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后,市环保局立即组织贯彻,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工作路线图和施工图:

一是更精细设计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方案,对已经开展的工作措施进行科学评估,对减排总量大、效果好的措施继续坚持,对减排效果差的措施及时调整;二是更精准部署治理措施,对重点工作建立台账,量化目标要求,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实行“清单式”管理,防止出现推诿扯皮;三是更严格制订工作要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的要求,以说到做到、令行禁止的决心,尤其是对“减煤”和削减氨氮排放硬任务,绝不搞层层降标准、减力度、打折扣;四是更到位考核执行落实情况,对既定的目标任务逐一核查,不放松指标、不放宽时限、不放任失责,坚决杜绝弄虚作假。

对于未来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工作,杨柳告诉记者,首先广州的能源结构需进一步优化,2016年煤炭消费量仍为1489.21万吨。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工业燃煤污染控制,年内完成全市所有燃煤机组和自备电站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实现65蒸吨以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制定实施煤炭削减行动方案,今年内要减少200万吨。加快完成花都、增城、黄埔、从化等区的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项目建设,关停管网范围分散锅炉。

4月底前拉网式检查所有在建工地扬尘治理情况

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将严格落实《广州市2018年扬尘污染控制行动方案》,健全扬尘污染控制联席会议制度。市住建委、交委、水务局、林业和园林局、城管委、城市更新局、环保局、公安局、广州港务局等职能部门和各区,按照方案分工落实扬尘污染控制措施。重点做好施工工地扬尘控制,道路洒水保洁,港口码头、煤场、料堆扬尘防治,严查无证运输、余泥撒漏、超载和超装建筑废弃物行为,建设工程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等工作。

杨柳表示,今年4月底前,要对所有在建工地扬尘治理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存在问题登记造册,督促整改,严格落实诚信扣分、执法处罚等规定。环保部门加强开展巡查曝光,对存在较大问题的定期通报;各相关部门和各区要强化问责,对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监管不力,贻误全市工作大局的要追究责任。

2020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市水务局:今年继续强力推进全市黑臭河涌整治

西关古河道驷马涌整治初见成效,重现“河畅水清”场景。(资料图)

西关古河道驷马涌整治初见成效,重现“河畅水清”场景。(资料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去年广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国家黑臭水体整治平台的35条河涌全部达到“初见成效”标准。未来广州将如何打好碧水攻坚战,有哪些具体目标和措施?7日,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市水务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继续强力推进全市黑臭河涌整治,在152条河涌开展“四洗”(洗楼、洗管、洗井、洗河)清源行动;计划开工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1500公里污水管网;全力以赴推进消除黑臭水体工作。

去年:摸查105万栋建筑物清理“散乱污”2.18万个

广州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目前全市落实河长2961名,13名市级河长全部到责任河道督导河长制工作,巡河88次,区级、镇(街)、村(居)级河长巡河337353次,发现问题5869个,整改4746个,整改率80.87%。在全省率先推出广州河长APP,做到河长签到、巡河轨迹实时记录,各区、镇(街)建立责任河湖河长制微信、QQ工作群,“河长制+互联网”的治理模式获水利部充分肯定。同时建立河长巡查、会议、督办等18项配套制度,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全民合治、水陆共治的工作格局。

去年广州还创新开展“四洗”行动和“散乱污”场所清理整顿,累计摸查105万栋建筑物,截至今年2月底,共排查重点河涌流域“散乱污”场所2.41万个,完成清理整治2.18万个,完成率为90.7%;去年全市建成污水管网1392公里,污水处理厂5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万吨/日;拆除沿河涌范围违法建设110万平方米,整治2033个排污口;完成316个行政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前3年完成省下达的2020年设施覆盖率达85%的目标任务。

经过努力,2017年,35条黑臭河涌整治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经环保部华南环科所评估后全部达到“初见成效”标准。但龚海杰也表示,治水工作仍存在短板和问题,水环境质量离中央、省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去年有多个断面水质未达到国家和省的年度考核目标,今年第一季度鸦岗等三个断面水质降至劣Ⅴ类;此外,根据国家有关工作要求,“初见成效”的35条黑臭河涌需要实现“长制久清”,同时广州还有152条黑臭河涌以及部分小微水体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今年:建成1500公里污水管网

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市水务局局长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讲话精神,正视问题,对标先进,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推进水环境治理,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强力推进黑臭河涌整治,确保2020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市水务局局长透露,现在广州还未能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市污水管网数量、密度仍难以保障区域污水输送需求,而且污水管网区域分布不平衡,如白云区的排水管网密度仅为天河区的四分之一,99个城中村仍未截污纳管。为此,今年将开工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1500公里污水管网,到2020年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59.5万吨/日;继续推进48个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续建工作,启动剩余49个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以及130个村的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此外,还要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确保到2018年底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行业标准)及省地方标准的较严值。

针对“散乱污”场所整治不彻底以及整治后又有反弹问题,龚海杰表示,今年将继续有序深入开展水污染源排查专项行动,从河涌边到路边开始,向纵深推进摸清排水户、工业污染源和“散乱污”场所、畜禽水产养殖等污染源底数,全面查清城镇污水收集情况及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形成工作台账,明确清理整治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同时严格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顿重点河涌流域“散乱污”场所的通告》,对92条重点河涌流域、流溪河流域、东江北干流及珠江广州河段河道管理范围“散乱污”场所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此外,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四洗”清源行动,对152条河涌涉及的流域范围内进行洗楼、洗管、洗井、洗河治理;开展合流渠箱整治,逐一进行清污分流,努力实现晴天无污水溢流,雨天少污水溢流的管理目标。

督导:将对156条支流水质排名

去年以来,广州严格落实《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问责128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工作人员,其中,副局级及以上2名、处级35名、科级及以下91名。龚海杰表示,今年治水工作将继续强化督办问责,细化、量化污染治理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制、项目化管理和挂图作战,明确每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建立健全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制度,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干、有人管、有人盯、有人督。

同时强化基层河长水质保障职责,对流溪河、白坭河和东江北干流等156条一级支流水质进行排名及通报。严格考核治水工程完成率、城镇污水处理量、城镇污水厂主要污染物进水浓度、城镇污水主要污染物削减量、“散乱污”场所整治率、畜禽水产养殖整治率、农药化肥年使用量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等。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