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四线齐发 四通八达

  • 听全文
  • 2017-12-2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州地铁线网里程迈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 世界前十

28日起,南沙、花都、增城、黄埔的市民可以坐地铁新线上下班了。12月28日,广州地铁四号线南延段、九号线一期、十三号线一期和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其中,四号线南延段和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自首班车起开始试运营,九号线一期和十三号线一期则于中午12时起试运营。

据悉,四条新线开通后,广州地铁线网里程达到390.6公里,正式迈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日均客流量预计达820万人次,客流强度全国第一。据广州地铁12月27日发布,备受关注的庆盛站,将和四号线南延段一起自首班车开始同步启用。

里程迈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

记者了解到,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的四条地铁新线线路长度共81.6公里。新线开通后,地铁线网不断拓展,四条线开通后广州地铁线网长度达到390.6公里,广州地铁的运营里程正式迈向400公里,将实现地铁线网里程从300公里向400公里的跨越,稳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广州地铁表示,这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更好地促进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建设。

此外,广州地铁预计线网日均客流有望实现从760万人次逐步向1000万人次迈进。四条线开通后,线网日均客流预计从目前的760万人次增加到820万人次以上,预计最高日客运量将超1000万人次,客流强度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而由于线网大幅拓展,线网单程最高票价将由现在的14元调整为17元(飞鹅岭至南沙客运港),乘客从进闸到出闸的有效时限也由240分钟延长至270分钟(知识城线的乘车有效时限为60分钟)。

在新线的设计联络阶段和施工阶段,筹备部门提早介入,把以往新线及既有线出现的问题及早反馈,把控好施工质量,在设计联络阶段全面解决车辆、信号、通信、AFC、PIDS等专业各类问题共100余项,在九号线建成了国内首条岩溶上的地铁和国内首条成功贯穿的下穿高铁隧道、在四号线南延段首次使用1200吨大盾构,确保隧道不变形,实现了多个国内首创。

此外,广州地铁进行了反复评估和多次论证,在筹备初期便派出10多名业务骨干驻扎正线,前后编制了110多条交路、400多份时刻表,开展了40多次高仿真演练。四号线南延段贯通后,四号线上线列车数将达36列,行车间隔进一步压缩,高峰小时运输能力提升约10%。

新线亮点

●四号线南延段:

全长12.6公里,共设6座车站,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从现在四号线的金洲站开始,向南延伸至南沙客运港站。采用“黄村—南沙客运港+黄村—新造”大小交路运行,高峰期重合段黄村—新造段行车间隔约2~3分钟,非重合段平均行车间隔约5~6分钟。该线路的建成,将使南沙客运港能直通广州市区。

南沙天后宫以及黄山鲁森林公园两处景点均距离南沙客运港地铁站不超过3公里。

九号线一期:

全长20.1公里,共设11座车站,线路西起花都区飞鹅岭站,东至白云区高增站,采用“飞鹅岭—高增”单一交路运行,行车间隔约6~7分钟。其中,广州北站与远期八号线北延段换乘、高增站与三号线换乘。

秀全公园在花城路地铁站附近,公园为纪念洪秀全而建造。花果山公园站的花果山公园,则是一个集休闲康体和“花、果、山、水”精妙结合的园林式公园。

●十三号线一期:

一期全长27公里,共设11座车站,线路大致呈东西走向,西起鱼珠站,东至新沙站,采用“鱼珠—新沙”单一交路运行,行车间隔约6~7分钟。其中鱼珠站与五号线换乘。该线路解决了黄埔中心区、增城新塘等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将改变增城区“手无寸铁”的交通现状。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南海神庙和增城白水寨都在十三号线沿线附近,要前往这些景点的市民今后也将多一种交通选择。

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

全长21.9公里,共设10座车站,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始于新和站,止于镇龙站,其中新和站与日后开通的十四号线一期换乘、镇龙站与日后开通的二十一号线换乘。采用“镇龙—新和”单一交路运行,行车间隔约9~10分钟。线路定位为落实广州城市“北优”发展战略,服务于知识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兼顾知识城组团间的发展引导功能。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