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城市交通改善工作。为积极缓解我市日益严重的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今年7月1日起我市试行了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措施,为广州系统改善交通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一是研究制定系统改善交通措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二是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科学配置公共交通资源;三是科学调控机动车的保有量和出行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目前,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经验,编制完成了《系统改善广州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一揽子工作措施》(简称《系统改善交通一揽子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以加强基础设施供应、经济杠杆、需求管理和宣传倡导等综合措施,以加强交通“建、增、管、限”为抓手,采取综合措施系统改善交通,积极探索广州交通在新型城市化历史进程的科学发展。
《系统改善交通一揽子措施》体现了中小客车调控增量和优化存量有机结合,是广州改善交通系统性方案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说对中小客车进行适度总量调控,让广州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那么抓紧实施对现有机动车优化管理措施,就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另一个关键性环节。
结合我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求,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交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会同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创新思维,从交通管理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中小客车调控增量和优化存量有机结合,研究制定《系统改善交通一揽子措施》,打出一套组合拳,实现交通资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的目标。
《系统改善交通一揽子措施》是以加强采取设施供应、经济杠杆、需求管理和宣传倡导等综合措施。主要分为“建、增、管、限”4大板块30条措施。具体如下:第一板块(“建”,8条措施),主要从城市规划入手,疏解中心城区职能和人口,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第二板块(“增”,8条措施),增强交通服务功能,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第三板块(“管”,7条措施),加强交通管理和现场疏导,开展交通拥堵治理;第四板块(“限”,7条措施),重点在需求调控,实施组合措施调控,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于普遍关心的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措施试行期结束后政策如何延续的问题,市交通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试行期内将不断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对试行效果进行评估,下一步将结合广州交通资源承载能力、交通出行结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对政策进行进一步优化,至一定时间将会专项向市民征求意见。
市交通工作领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善城市交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仔细研究和综合考虑的问题很多。希望全体市民能够积极参与广州交通大讨论,对《系统改善交通一揽子措施》提出宝贵完善意见,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推动广州交通在新型城市化历史进程的科学发展。
《系统改善交通一揽子措施》30天公开征求民意
市民可以通过五种方式反馈意见和建议
作为“五步走”的第三步,《系统改善交通一揽子措施》(征求意见稿),于2012年11月1日起至2012年11月30日(共计30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民群众可以登陆网站(http://www.gzjt.gov.cn)查阅全文,通过以下5种渠道反映宝贵意见与建议:
1.登录网站http://www.gzjt.gov.cn留言;
2. 致热线电话:020-96900;
3. 传真至020-38180290;
4. 写信邮寄至:广州市天河南二路1号广州交通信息指挥中心17楼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邮政编码:510620;
5. 发电子邮件至邮箱:xtgsgzgt@163.com。
(编辑:党小丽;审发:朱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