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广州市投资19.2亿元“升级”市一医院门诊楼等建筑物及配套公用工程

  • 听全文
  • 2018-09-29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8日10时30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口,车辆像往常一样排起长龙等候车位,医院里诊疗如常,但院内上下都透出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劲。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把人民健康置于“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地位,并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9月25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方案(2019-2023年)》(简称《建设方案》),广州市将举全市之力把该院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研究型综合医院,强力推进卫生强市、健康广州建设。铆足一股劲希望重回昔日辉煌的这家百年医院,打算怎么干?28日,中国优秀医院院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曹杰接受了媒体访问。

蓄势待发:迎硬件软件提升“双利好”

明年迎来120周年院庆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广州市属医院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承担社会责任最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上世纪50年代曾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医院;可是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在广州地区大医院中却长期处于“跟跑”状态。

曹杰说:“我们所在的越秀区,单是三甲医院就有12家,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差距。首先,学科建设我们‘先天不足’。其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与省部属医院也差距甚远,一直以来都是我心头上的‘结’。另外,信息化建设滞后也影响了医院的现代化水平。”

曹杰形容,在去年广州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后,市属医院更是处于夹心层:“我们夹在省部属医院和县级、地市级医院之间,甚至还没有县级、地市级医院好过,他们毕竟是当地的‘老大’,而我们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必须突围而出。”

追赶迫在眉睫,要从原来在广东省“跟跑”变成“并跑”甚至要“超跑”,重回昔日辉煌,市一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时间,将市一医院打造成“专科特色化、医院数字化、服务人性化、环境生态化”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政府将投入建设经费,用于学科建设、医疗技术创新发展、人才引进和培养、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这还不是市一医院近期的唯一“利好”。两个月前,该院整体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市政府直接投资19.2亿元,用于该院新建门诊综合楼等建筑物及配套公用工程。该院的英东门诊楼26年前投入使用,原定日门诊量仅两三千人次,如今日均门诊量已达9000人次。新的门诊大楼将面向东风路,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配有4层停车场,让患者就医更为便利。

近期,还有数个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项目正在或即将进行:体检中心将扩大至2000平方米,消化内镜中心扩大到两层半,门诊大堂改造,建设智慧药房,急诊科开设10~15个过渡床位提供给紧密型医联体上转而又暂时未有床位的患者,磐松楼装修,市一大道改造……

厚积薄发:不甘于做纯粹的临床医院要走学院派路线

曹杰坦言,市一医院的硬件、软件提升都获得了市里的支持,得到财政的“大手笔”投入,让他感到心里有底。

曹杰说,自己多年来一直有个“小九九”:“6年前上任院长,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市一医院要走学院派路线,不能甘于做‘纯粹的临床医院’。”近年来,市一医院在学科建设上下了功夫,目前除了消化内科、老年病科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还有18个省级重点专科,总数位列全省第七,“还有进步空间”;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全国第二,消化内镜下治疗、粪菌移植技术也能“拿得出手”。

市一医院围绕“人才”实施多项举措——鼓励科室主任到国外短期学习,工资奖金照发,还每月补贴1万元;启动市一医院青年骨干国外研修计划,每年补助10万元。短短四五年超过之前20年医院出国研修人数总和,“尽管短期出不了效益,但回来不出三五年就能崭露头角。60多个完成研修已回来的人中,有6个成为科室的主任、副主任。”又引进了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器官移植团队、康复医学团队,给团队带头人充分的权力,一来就当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工作。“就是希望让大家感觉到,医院用人不是论资排辈,而是有能者居之,让年轻人觉得有奔头。”曹杰说。

2017年2月,市一医院挂牌成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8月,广州地区第一个消化疾病院士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工作站落户市一医院。

千帆竞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院战略

曹杰介绍,未来5年,为了把市一医院建设成为高水平医院,具体措施可以归纳为“三大工程”。

优势特色专科创建工程: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定位,加快特色品牌学科建设。对处于领先地位、已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的两大优势学科群,争取更多资源配置,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努力建设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医学中心和医疗中心;对于特色明显、在省内具有一定优势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给予政策倾斜发展关键技术,着力打造8个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具有区域优势的品牌专科技术群。

杰出人才引领工程: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聘用的激励机制,继续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投入。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措施,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对引进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除发放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外,医院可实行成果重奖或年薪聘用制;建设好医院中心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实验室,为高层次人才开展工作创建平台;建立“科技人才发展基金”用于年轻科技人才接受继续教育以及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

数字化医院工程: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整体升级改造,搭建智慧平台,提升就医体验,力争5年内把市一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全省医疗机构的前三名。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