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琶洲西区至冼村区间右线隧道盾构机顺利始发后,9月5日上午,直径达8.8米的“铁兵39号”盾构机从左线隧道始发掘进,标志着该区间即将进入双线下穿珠江施工阶段。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广州地铁史上首次面临盾构机长距离、小半径穿越珠江的挑战。
地铁十八号线琶洲西区站至冼村站区间全长3公里,南起琶洲西区站,采用两台直径8.8米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此前负责右线隧道的“铁兵40号”已于7月31日顺利始发,现正在掘进中。两台盾构机始发后,将向西北方向行进,下穿啤酒博物馆,然后以“S”弯穿过珠江拐进冼村路,沿冼村路向北行进约800米后到达冼村站。
到底盾构机会如何“S”型过江呢?“所谓的长距离、小半径是指盾构机在掘进中需下穿珠江前航道约1600米(长距离),其中分两次以半径约600米(小半径)进行转弯(‘S’弯)。”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建设相关负责人吴晔晖介绍道。据记者现场了解,尽管此前有多条地铁线路曾成功下穿珠江,但这种长距离、小半径穿越珠江水系的施工在广州尚属首次。据悉,此次技术难度、施工水平要求、施工风险系数、外界环境敏感度在国内同类型施工中首屈一指。
难点:
水系环境需保证密封
据了解,作为广州地铁线网中首条时速达160公里/小时的全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十八号线规划在琶洲西区沿海洲路敷设,设置琶洲西区站与八号线换乘,在珠江新城沿冼村路敷设,设置冼村站,与十三号线换乘。而冼村路与海洲路东西方向错开约1.7公里,同时道路两侧高层建筑密集,盾构机无法在过江前和过江后实现东西方向的转向,故十八号线不得不在琶洲西区至冼村区间采用“S”型的“姿势”过江。
同时,盾构机下穿段珠江水深为4至8米,而此次过江隧道顶距离河床底的距离为18至28米,在施工过程中,面临过江段地质和周边环境复杂、水系环境风险大等难点。据介绍,在掘进过程中如盾尾密封不严,地下水将涌入隧道内,影响隧道的正常施工,如涌入量过大时,还会影响隧道施工安全,故需保证盾尾密封功能良好。
据广州地铁宣传部温美春介绍,截至目前,十八号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3%。9座车站中,8座正在土建施工,广州东站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8个区间中,5个正在土建施工,其他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陇枕停车场出入场线正在土建施工,共有26台盾构机正在掘进,万顷沙车辆段、陇枕停车场正在土建施工。(注:文中提及站点均为工程暂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