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多年的保护和活化结出硕果彰显广州城市治理成效
广州市越秀区12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区申报的“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项目,近日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亚洲都市景观奖创设10周年纪念暨颁奖礼”上荣获“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彰显广州城市治理成效。
从6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据介绍,“亚洲都市景观奖”是由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亚洲景观设计学会四家国际机构于2010年共同创设。该奖项以年度评选的方式,对当年度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居环境可持续建设、历史文化有力传承等方面,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上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的,能够在各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及推动作用的活动和项目进行表彰。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主任是泽优先生表示,自创设以来,“亚洲都市景观奖”已连续举办10年,逐渐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建立起交流、奖励的有效机制及科学评估标准,“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亚洲可持续景观营造领域的至高荣誉”。
今年,“亚洲都市景观奖”较以往影响更加广,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9个项目报名评选,经过区域的初审、复审,及“亚洲都市景观奖”评审委员会的终审,最终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个项目脱颖而出,12个项目获得“亚洲都市景观奖”。
颁奖礼当天,越秀区向现场嘉宾做获奖项目演讲。介绍面对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越秀区从活态保护历史街区着手,开展了“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并让居民、商家、游客共享老东山文化和艺术,促进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
越秀区商务局局长罗芸表示,此次“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的获奖,既是对“东山印象”品牌建设项目的肯定,又将鼓励越秀区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好、活化好、传承好,为推动越秀区建成“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做出示范样板。
“绣花功夫”绣出历史街区美好生活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东山洋楼”成片的集中地,至今仍保留着花园洋房的建筑格局和红砖墙、水刷石的建筑特色,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理念,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
2000年,新河浦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编制完成《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8年“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项目”荣获世界大都市奖第二名。十多年的保护和活化,让新河浦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
在新河浦,历史街区“微更新”,尊重历史文化和人居要素。越秀区通过重点打造“东山印象”品牌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地制定历史街区改造方案。引入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的文创产业进驻。将现代艺术元素增添到街区环境中,在保留、还原历史记忆场所的同时,赋予当代艺术文化内涵,实现历史文化传承。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升级居民幸福指数。像新河浦路段这样的老旧城区,建筑比较分散,难以成立业委会,创办“路段居民互助会”是探索解决老旧城区停车、安防、环保、卫生等老大难问题,实现居民自治的新载体。“以前停车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现在由居民自发建立了新河浦互助委员会,把辖区内155个车位全部划线管理,先到先得,再也不用找人霸位了。”街坊刘阿姨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引导下,邻里互助传统与现代契约精神相融合,在社区治理、文物保护、社区活动等方面,营造出和谐共进的良好社区文化氛围。
记者了解到,越秀区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更注重求新求变,将历史街区、老旧物业的劣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优势,提升城市品位。编制完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东山印象”品牌建设城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编制,保存街区历史文化肌理,合理规划街区空间布局和动线,让宜居、宜游、宜业相融合。从2007年开始,越秀区启动社区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涌、主要道路、公共空间等,按照景区化标准和要求,优化区域功能。不大拆大建,以绣花功夫、久久为功的方式,改善自然景观、卫生环境与旅游服务配套,设置具有设计美感、指引完整清晰的导览标识牌,分片区逐步推动环境品质全要素提升。
评价
“自20世纪初开始,广州始终是中国最具开放性的城市之一,也因此保留下了众多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街区和文化。越秀区政府自2007年开始对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从历史建筑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艺术植入、社区共享共治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复兴。体现了与环境和谐共生,尊重区域历史与文化,具有安全方便、可持续性及高度艺术性并对当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城市更新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实践案例!”
——大会组委会对“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给予评价
亮点
外观融汇中西、沉淀历史文化记忆:
花园洋房的建筑格局和红砖墙、水刷石的建筑特色
多年保护活化“微更新”:
引入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的文创产业进驻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
创立新河浦互助委员会
注重求新求变:
保存街区历史文化肌理,合理规划街区空间布局和动线,让宜居、宜游、宜业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