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AI起草文稿当心泄密!
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将迎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1日,市委国安办、市委宣传部、海珠区委国安办在海珠区沙园街道广重社区广场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2025年广州市总体国家安全观‘进社区’启动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活动现场
“全民参与,人人争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传播者;全民动员,人人争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践行者;全民行动,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活动现场,来自沙园街道的居民代表宣读倡议书,向全体广州市民发出“自觉做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的倡议。
当天,省、市、区党委国安办有关负责同志,海珠区委和各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广东财经大学师生代表,市民群众及中小学生代表等50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专题展览在广重社区广场同步开展。展览深入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普及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国家安全警示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搭载着先进虚拟技术设备的国防宣传大篷车也驶进了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打卡。身临其境的模拟飞行、沉浸式的激光打靶体验……丰富多样的项目让市民群众“零距离”感受国防力量。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广州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在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全市各级各单位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结合各自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主办方表示,未来,广州将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进一步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安全提示:AI时代 涉密红线不能碰
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措施手段,是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面对“熟人社会”家人圈、朋友圈、同学圈,应当理性划清公事与私情的界限,切实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AI写作逐渐成为许多办公人士的“笔杆子”,用户只需要输入具体需求,就能一键生成文章。有的工作人员在起草涉密材料时,为节省时间,违规将涉密素材和涉密文件内容输入AI写作小程序生成文章,并认为只是截取文件片段,不会造成泄密。殊不知,AI小程序会自动收集用户输入的信息内容以供自主学习,相关数据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窃取,造成国家秘密泄露。
因此,在使用AI工具办公时要时刻绷紧保密之弦,不得将涉密文件、图片、音视频等信息输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处理,坚决避免泄密事件发生。
警示案例
微信群里发涉密文件“炫耀” 上传者被追究刑责
张某大学毕业考入某基层单位,因工作表现突出,28岁便被提拔为部门副职,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张某在顺利成长的道路上渐渐放松了警惕,在工作纪律、保密纪律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在某次开会领取了3份涉密文件后,张某并未按要求送回单位妥善存放,而是直接带着文件回到家中。回家后,他在与亲属李某的交谈中透露了文件内容,并将文件交予其浏览。李某竟趁张某不备,用手机拍摄了文件。随后,有关部门发现这3份文件被发送至境外,并造成恶劣影响。
经查,李某受境外机构指使,长期伺机窃取我国涉密文件。案件发生后,李某被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张某受到党纪处分,被调离岗位。
无独有偶。某机场新入职的调度人员韩某,工作期间接触到有关内部调度、警戒等方面的涉密文件。初次看到涉密文件,韩某感到十分新鲜,便对3份文件进行拍照,留存于私人手机中。当晚,韩某看到中学同学微信群中有人讨论相关问题,出于炫耀心理,将其拍摄的3份文件发送至该微信群,导致文件在多个微信群中传播,并被发送至短视频平台。最终,韩某被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