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5月1日起施行 营造“最惠群众、最懂企业”政务服务新模式
《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24条,对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政务服务便利化措施、政务服务数字化发展等作了新的规范,实行工作日预约延时服务、周末节假日错时应急服务等便民服务,营造“最惠群众、最懂企业”政务服务新模式。
4月29日,记者走访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民营科技园分中心等,了解《条例》将为市民带来的新便利。
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5月3日提供中国公民办证延时服务。
一线走访
线上服务24小时“不打烊”
线下周末节假日错时服务
目前,广州市已建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市共有3298个政务服务场所,实现10分钟政务服务圈。
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介绍,除了穗好办、网上服务、政务服务自助机等线上“不打烊”服务外,广州市、区政务服务综合大厅在办件量大、办事频次高且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提供工作日延时服务,在出入境、车管、户政、不动产、税务五类高频、热点业务领域,相关部门均推出了周末、节假日错时服务。
《条例》出台后,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已组织各部门梳理“急事急办”服务清单。记者了解到,5月1日,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开放,提供“急事急办”服务。同时,出入境、户政和车管部门也发布了“五一”假日期间“急事急办”公告,列明“急事急办”情形和申请渠道,提供应急服务。其中,岑村车管总所综合服务大厅5月1日当天正常对外办公,主要受理补换领牌证、核发车辆临时号牌、免检标志以及变更驾驶人和车辆信息(非车辆查验类)等高频业务。5月3日,广州市公安局中国公民出入境接待大厅及各区出入境办证大厅提供延时服务,市公安局外国人入出境接待大厅受理“急事急办”申请,未来将动态调整“急事急办”范围,利用周末、节假日错时办理。
去年以来,广州在全国率先实施“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全力建设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条例》以改革破题,不断促进服务提质,助力企业在广州深耕发展。为打通“政务服务”毛细血管,企业集中的产业园区可以设立政务服务窗口,加强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
4月29日,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民营科技园分中心,林先生拿到了营业执照和“惠企大礼包”。林先生表示,他前一天下午在线上提交了材料,第二天就收到领取营业执照的通知。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民营科技园分中心负责人匡艳燕介绍,该中心依托“绿色通道”专窗提供免预约、优先办、提速审批、专人跟进服务。“《条例》施行后,我们将探索把帮办代办服务延伸到区内其他园区,设立‘办不成事’专窗,推行‘急事急办’,优化错时延时服务,探索在周末、节假日开设应急服务通道,协同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地压缩审批时间。”匡艳燕说。
《条例》聚焦一体化企业服务平台建设,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托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政务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衍生服务。
确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时限
“电子证照”实现“零材料”审批
《条例》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明确关联事项实现一次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窗出证,并在全国首次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办理时限进行立法,规定涉及并行审批的“一件事”,不得超过单个事项的最长时限。这意味着申请人办理多项关联业务时,办理时限可以大幅缩减。
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推出更多高频、面广、需求集中的广州特色“一件事”,即将推出汽车平行出口、机场综保区通关、医疗资质打包办理等涉企“服务包”以及充电桩报装、人才引进、生育保险申领等高频个人“一件事”场景。
今年,在解决政务服务“同事不同办”问题方面,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介绍,《条例》规定政务服务事项均应当纳入基本目录统一管理,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水电气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办事指南也应参照执行。
广州市已于今年1月率先完成全国首个政务领域的DeepSeek国产化适配,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条例》积极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提供智能预填、智能预审、自动审批等服务,实现精准服务和智能办理。
当前,广州已上线政务服务“慧办小精灵”智能导办助手、“数字政务员”等应用,“数字政务员”日均受理量约380宗,在高峰时段的日均受理量接近600宗,初核正确率达到99%以上,切实提升服务效率。
其次,市民提交的申请材料也将进一步精简。相关单位可通过自行调查、部门间协查、数据共享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的,不再要求市民重复提供。
目前,广州市已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系统,业务办理中调用电子证照的事项超6万个,实现“免证办”。“穗好办”汇聚整合便民利企服务事项11500多项,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广州推进政务大模型、政务机器人应用,将数字技术赋能咨询、受理等环节,实现智能问答、智慧受理。
将“穗@i企”平台建成惠企“旗舰店”
记者从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获悉,广州将全面推动《条例》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更多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
一是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企业服务机制。依托“穗@i企”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编制“21+8”重点产业政策服务清单,推动“部门政策库”向“产业(园区)政策服务包”跃升。
二是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实现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的基础上,优化AI智能导办模型,提升办事体验。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培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文旅会展、银发经济等广州特色产业链“一件事”,谋划小切口、获得感强的“一件事”。
三是提供个性化专属服务。建立重点企业库,设立企业数字化专属服务空间,提供政策解读、帮办代办、诉求直达等服务。持续丰富平台服务内容与应用场景,满足企业用户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