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在菜单等显著位置,明示传统方式制作早茶和非传统方式制作早茶,二者可实行不同价格;收取茶位费的,应提供多种茶品供消费者选择;将对广州早茶经典店进行评定并授匾……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早茶文化,让城市留得住记忆,增强广州城市魅力,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官网29日发布《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贯彻民主立法原则,即日起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征求意见稿》所称的广州早茶,是指产生、发展并流行于广州地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以饮茶搭配广式点心为核心形式,融合岭南饮食文化、社交习俗与传统技艺,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标识性的饮食消费形态。
《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对广州早茶经典店进行评定。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市文化广电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市餐饮相关行业协会开展广州早茶经典店的评定,明确评定条件、评定程序、评定方式、退出机制等各环节内容,并加强监督指导。
被评定为广州早茶经典店的,由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证书、授予牌匾,并向社会公布。广州早茶经典店应当在日常经营中提供传统广州早茶。广州早茶经典店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撤销广州早茶经典店名称。未经评定不得擅自标注或者宣传为广州早茶经典店。
《征求意见稿》强调两个“明示”。
一是价格明示。广州早茶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清晰方式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明示计价方法,确保店内菜单、价签、自主点餐应用程序等方式显示的标价内容一致。
广州早茶经营者收取茶位费的,应当提供有红茶、绿茶、普洱茶、菊花茶等供消费者从中选择,并做好相关茶饮服务。
二是制作方式明示。广州早茶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菜单上或者以其他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明示传统方式制作早茶和非传统方式制作早茶。
广州早茶经营者可以通过设立透明式、开放式、视频监控式厨房或者参观通道等形式,向消费者展示广式点心等食品加工制作过程。销售以传统方式制作和非传统方式制作的同一种早茶食品,可以实行不同价格。
《征求意见稿》提出两个“传承”。
一是早茶技艺的传承。《征求意见稿》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星级广州早茶师傅认定活动,并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衔接,培育建设广州早茶大师工作室,具体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此外,支持开展面向与广州早茶师傅相关专业学生、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按照规定设立广州早茶师傅相关专业、课程,聘请知名高级早茶师傅授课,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文化广电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组织认定或者推荐符合条件的广州早茶师傅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是早茶文化的传承。《征求意见稿》要求,文化广电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对涉及广州早茶的传统技艺、民俗文化及相关历史遗存等进行挖掘和传播,建立资源数据库并进行数字化保护,将广州早茶文化作为文化旅游推广的组成内容。
文化广电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支持广州早茶经营者、社会力量开展有关传播、推广等活动,包括提供广州早茶食品制作、茶艺茶礼的表演、讲解服务;开发广州早茶文创作品;结合粤剧、粤曲、广东音乐等进行展示展演、传播推广;设立广州早茶文化博物馆等线上线下展示空间或者场所;举办广州早茶主题活动;开发相关旅游线路,发布广州早茶地图等。
反映意见建议途径:
请于10月28日前复制打开填报链接填写意见,也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填报链接:https://zhrd.rd.gz.cn/zhlf/#/manage?id=20250929b2a7add53b0043d7aa3e2e67
信函寄送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296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邮政编码:510030
传真:020-83232962
电子邮箱:fgwfgsc@gz.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