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公共服务

市财政局与市卫健委持续推进AED公共场所铺设及公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 听全文
  • 2023-07-27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今年已培训超2.8万人

  由于在生死攸关之际屡屡建功,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被誉为“救命神器”。在公共场所铺设AED并普及急救技能是民生所盼所需。广州市财政部门、卫健部门、市红十字会回应市民呼声,通过财政资金购买和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推动公共场所、学校、地铁公交、医院配置AED,同时安排急救培训经费支持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让“救命神器”进一步普及和发挥作用,急救技能的普及也让市民越来越有安全感。

  2020年以来AED在公共场所成功拯救至少21人

  “我们希望财政投入引领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广州市财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市财政局与市卫生健康委已留意到相关社会需求,持续推进AED公共场所铺设及公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财政部门采取“财政投入+社会参与”的模式,通过财政资金购买和社会捐赠等形式支持推动AED配置,2022年配置800台。如今,在地铁、球场、学校,我们都看到了AED的身影和发挥效用的例子。目前AED配置场所涉及地铁站点、公交站、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等交通站场,学校、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其中地铁已实现线网各站点AED设备全面覆盖。下一步,AED将在养老院等场所进行推进。

  有了设备还要有人会用、敢用。市财政持续安排急救培训经费,支持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对配置点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进行AED使用及急救技能的培训。

2023年6月19日晚,广州市红十字会在南沙区博海学校举办应急救护培训。

  据统计,2022年广州全年举办救护员培训班632期,培训应急救护人员23165名,举办群众性自救互救知识公益讲座448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80554人次,推动设备、人员培训有机结合,切实提升群众的突发疾病应急救护能力。近几年,广州每年至少增加2万名持证红十字救护员,今年上半年,市红十字会已举办应急救护公益培训778期,共计培训了2.82万余人持证红十字救护员。市民可以通过广州市红十字会官网、市红十字会培训基地、应急救护志愿队报名学习。

  随着急救技能的普及,让“救命神器”真正发挥了作用。据统计,2020年以来AED已在广州各类公共场所成功拯救至少21人。

  他的心愿

  希望“救命神器”和急救技能更加普及

  劳明曌 50岁

  海珠区南洲街居民

  劳明曌是一名羽毛球发烧友,球友大多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对运动安全尤其关注。近年来,她和球友们通过媒体得知了一些运动意外伤害甚至心跳骤停的案例,一个10多年前就存在于她心里的想法更加强烈。“当年我的外公90多岁,身体一直都不错。但有一天,他被一口痰呛到,我们不会处理,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走了……那时候我就认为,急救是自己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今年1月18日,劳明曌和儿子在所居住的沥滘村参加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开展的应急救护技能公益培训并通过考核,成为持证的红十字救护员。“培训了一整天,有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AED的使用等,内容非常丰富。”

  不到3个月后,劳明曌的急救技能就派上了用场。当时在羽毛球馆内,一名球友突发心梗、心跳骤停,劳明曌立即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及AED除颤,帮助患者最终获救。“这么重要的技能应该成为‘常识’,让每个人都掌握。当一个社会里会急救的人越多,也就越多安全感。”她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