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粤剧红船码头建设项目进入了环评公示阶段。公示中显示,码头将分三期建设,并于2017年中全部建成。该项目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投资一亿元,拟建于天河区临江大道原南方面粉厂码头,是广州市为弘扬粤剧文化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
根据广州市发改委和市规划局的批复,粤剧红船码头项目用地面积25666平方米,绿化率为30%,施工内容包括改建码头及配套工程设施。
分三期建设,2017年完工
从公示中来看,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出的“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建设、分期投入使用”的建设原则,红船码头项目建设将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以码头区建设为主,包括码头泊位、游客服务中心、候船室、综合储存间,工期安排为2015年10月~2015年12月;二期工程是办公后勤用房、演出排练用房建设,工期安排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三期工程为配套的商业设施、道路广场及绿化景观建设,工期安排为2017年1月~2017年6月。
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0万元,占总投资0.3%,主要用于施工期污染防治、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环境绿化等方面。
根据项目规划,码头将在原南方面粉厂码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货运码头改建为游船码头,规划港口建红船泊位2个,水吧泊位2个。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现状建筑和码头进行改造;另一部分是新建建筑物。现状建筑南筒库及附属建筑经改造后用作游客服务中心、候船室、船舶物料存储室和配套商业等;六合茶居经改造后用作后勤办公。项目新建建筑主要包括表演展示排练制作区(贵宾休息室、演出化妆和服装间、演出厅、舞美道具间、音响灯光设备室等)、后勤办公区(接待、管理、会议室、食堂等)、地下建筑(排练厅、地下停车场等)。
日均43300名乘客带动“红船经济”
根据公示中的预测数据,三年内红船码头演职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总数将发展到300人,主要集中在粤剧红船码头工作。常年上班人数按约占职工总数的80%计算,日均工作人员约240人。红船码头日接待游客按2500人次计算,粤剧红船每船按330人计算,每天共5班次,两艘粤剧红船日均乘客为3300人;水上巴士每船按800人计算,每天共25班次,则两艘水上巴士日均乘客为40000人。则码头日均乘客数为43300人。
项目以粤剧红船为载体,实施以振兴粤剧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创意工程:以文化产业创意园的形态,由政府明确主题出资建设,由企业租赁经营。营运模式主要包括:粤剧红船夜游珠江、粤剧演出厅和码头广场日间的粤剧表演、粤剧排练厅的粤剧体验和文化交流、依托筒库工业文化遗产公开的粤剧等文化展览和活化体验、依托公交站点和滨江景观的旅游休闲;依托南筒库区工业文化遗产的美食回味、利用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等七个方面。
单艘5000万造价红船传播粤剧文化
据了解,粤剧红船项目去年7月被列为《广州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市政协主席苏志佳表示,振兴粤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粤剧红船项目在船体制造、舞美设计、剧本创作、戏剧导演等方面,汇集了国内一流团队打造,相信能够吸引市民和游客走进粤剧剧场欣赏戏剧。
据船体制造商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永强介绍,红船建成后将是珠江最大的游船,设计总长52米,型宽15米,深3.2米,建成后可搭载330人。红船运用先进的节能减排系统,采用电力推进,在驾驶操控方面采用了360°全回转舵桨系统。而为了满足剧场演出的环境要求,船艇公司攻克技术难关,能将剧场内噪音控制在50分贝左右,这相当于一个安静的办公室里,没有人说话时测出的噪音值。这也是一般游轮造价在2000万元左右,而这艘高要求的红船造价则高达5000多万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