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筹备多年的南粤先贤馆将于明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16日上午,记者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捐赠南粤先贤馆藏品活动仪式上获悉,南粤先贤馆项目主体场馆建设基本完工,目前正进入陈列布展的最后阶段。据悉,此次捐赠的物品以近现代实物资料为主,包括书籍、书法、字画、照片、陶瓷器等若干种类,共计108件/套。
百余藏品多为罕见珍品
在16日举行的捐赠仪式上,越秀区向68位收藏家个人及2家机构颁发了收藏证书,并赠予了取材自苏仁山《五羊仙图》的紫檀木版画作为留念。据了解,此次捐赠的物品,以近现代实物资料为主,包括书籍、书法、字画、照片、陶瓷器等若干种类,共计108件/套,包括:清代朱九江信札册(十通)、清代张之洞四言楷书对联、清代居巢款梅花蜜蜂扇面水彩画、张维屏扇面书法、清代黄培芳团扇行书、民国二十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以及清活字本《张文襄公荣哀录》等,多数为罕见珍品。
其中,清代朱九江信札册是不可多得的朱九江先生实物文献,这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以26万元的高价从香港拍卖会上拍回的藏品。陈少湘介绍:“朱九江生前已将自己所收藏的文献销毁,所以现今遗留的记载相当少。这本文献原是清代收藏家罗原觉送给时任日本首相犬养毅的礼物,记载着朱九江对当时时事的见解以及对所收藏的古籍文献的体会与心得,对于考究朱九江提供了非常真实可靠的文献记载。”
越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晓丹表示:“对于一个有广度和深度的历史纪念馆而言,在布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展品,但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广东省收藏家协会无私的扶持与帮助,目前是有68位藏家为我们捐献了首批108件的藏品,其中也有不少的文物和精品。这对于增强南粤先贤馆的深度与底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同场,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与越秀区博物馆在捐赠仪式之后签订了双方合作协议,以期通过双方联动,在展览宣教、公众服务等更广阔的领域逐步建立起博物馆与社会各界的互动、交流平台。仪式结束后,众嘉宾手捧稻穗参加了庄重的献穗祈福仪式。
南粤先贤馆进入最后布展
南粤先贤馆位于惠福西路五仙观西侧,项目建筑面积共计8430平方米,其中场馆总建筑面积643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730平方米)、配套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
南粤先贤馆的场馆建设由提议到正式启动前后历时近30年。其提议建设工作可追溯至1985年,当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张汉青同志致信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彬,提议建设南粤先贤馆,但直到2010年3月才设立了南粤先贤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并正式启动了项目。
目前,项目主体场馆建设基本完工,整个项目已进入陈列布展工作及配套园林绿化工作的最后阶段,将于明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