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公用事业

广州正酝酿出台公共体育场馆规划

  • 听全文
  • 2016-03-30
  • 来源:南方日报
  • 分享到
  • -

29日召开的广州市十四届人大第五十次会议上,《广州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等三个法规的立法后评估报告提交审议。其中,《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评估得分最低,为84.3分。同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3位市人大代表在“市民议政厅”节目中,与网友围绕该《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的立法成效,以及关于如何做好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及建设等问题进行在线交流。社区体育设施投入有限、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不足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

有市人大代表透露,为改善体育设施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广州市体育局正在准备出台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规划。同时,专供市民预订体育场馆的APP“群体通”年内惠民社会场馆数量有望从首批的120家扩大至300家以上,体育部门希望通过APP的推广应用,破冰体育设施分配不均难题。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存四大问题

2010年8月8日正式实施的《条例》,对全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社区配套做出了明确规定。

如今,广州大部分社区都设置了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但不少市民反映,一旦设施损坏,修理和更换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市人大代表、金花街陈家祠社区居委会主任区燕明表示,如果社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建议市民可找所属地域的村、社区居委会,或者物业公司等部门反映。

市人大代表、荔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副校长李志明也解释,由于广州市财政制度上的限制,在新建的体育设施上做得不错,但在维修维护方面仍有不足,建议政府每年可安排一部分财政资金作为基金,及时的用于维护体育设施。

区燕明坦言,目前的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存在四大问题,即体育设施不足与健身需求增加的问题、资金投入有限与体育设施建设的问题、健身意识不强与健身活动方式的问题、管理机制不善与设施日常维护的问题。

有网友建议,政府在加大街道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之余,也可尝试为社区配备体育健身指导员,引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区燕明对此“点赞”并表示,目前仍面临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体育指导员缺乏积极性等推广瓶颈,还有提高空间。

“群体通”上线使逾20万人受益

“全民健身政府要负主责,要发挥行业体协、单位工青妇、各类学校、街道社区的作用,认真、真正实施,多宣传、多发动、多投入、多组织,人大和人大代表也要认真监督,全民健身条例才能落到实处,市民才能受益。”上述网友的发言,得到3位人大代表交口称赞。

区燕明表示,广州在支持全民健身方面还需加强宣传工作,要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开发适应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

2013年11月,广州市体育局开发了一款APP“群体通”,积极探索社会场馆上线运行,以便实现政府与市民的双赢。该APP自启动以来已有20多万人次通过“群体通”预订进场锻炼,享受到政府提供的运动红利。“市民通过‘群体通’网站或APP预订带有惠民标志的社会场馆,并可享受多重优惠。”

据杨新芳透露,目前已有45家公共场馆和120多家社会场馆上线“群体通”,体育部门希望这一轮招标完成后,争取将全市惠民社会场馆数量从第一批的120家扩大至300家以上。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