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将在内蒙古包头开幕,本次大会致力于从国家战略层面、以国际化视野构建一个高水平的促进体育文化交流、推动体育文化发展的平台。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获邀参加此次博览会并作主题发言,这也是刚从广州亚运亚残运博物馆更名而来的“新馆”首次亮相公众视野。日前,经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广州亚博馆更名为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
擦亮岭南体育文化招牌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圆满成功,让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焕发生机,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体育之城”,大踏步向国际体育名称迈进。
广州亚运会结束后,为了将亚运遗产继承并发扬光大,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应运而生。广州亚博馆于2012年5月18日正式落成,是“两个亚运”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展示阵地,是一个向全国、全亚洲人民展示广州亚运成果,宣传广州亚运精神的体育文化阵地。
“广州亚博馆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宣传窗口,经过5年的磨合、发展,在业界产生很大的影响,阶段性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从长远着眼,我们需要亚博馆发挥更大的作用,全面展示广州体育文化的精粹,”广州亚博馆艺术策划总监方旭东表示,“2016年,我们成功策划举办了‘冠军之家’落成暨广东省首届体育雕塑名家邀请展和广东体育美术作品展,吸引大批岭南艺术家和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展开对话、交流,在国内产生了轰动效应。”
“冠军之家”以及其后的系列活动,在广东乃至中国文化、艺术和体育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方旭东是青年艺术家中的“创意大咖”,他除了帮许钦松等大师策展,还搭建了一座艺术大师与冠军选手之间的桥梁,让体育文化融会贯通、水乳交融,碰撞出璀璨火花。
“岭南体育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体育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何在‘后亚运会’时期,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优秀岭南体育文化遗产,宣传运动项目文化,讲述全民健身故事,弘扬体育文化价值功能,保护和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体育为载体阐释中国梦,推动中华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传承岭南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前广州体育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广州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的应有举措。”方旭东说。
于是,在岭南艺术界和体育界的共同推动下,创建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被提升了日程。
让老百姓融入体育文化
广州亚博馆馆长张泽明表示,亚博馆更名为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后,我们的平台更大、视野更开阔,更能凸显我们的办馆特色,将岭南体育文化熔为一炉,彰显奥运冠军的人文魅力和体育精神,特别是可以配合广州市体育局每年举办的大量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活动、赛事办展,让老百姓融入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博物馆更接地气,也真正将体育惠民落到实处。
毫无疑问,广州亚博馆为广大市民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同时,奠定了体育文化的基石。在这个基础上,广州从“大体育”、“大文化”的视角来打造体育文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据介绍,目前全国体育主题博物馆有100多家,而且仍然以迅猛的势头发展,而以“体育文化”命名的博物馆尚不多见。方旭东认为,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体育已经成为广州消费升级、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之一;“体育文化的发展将一方面有助于广州发挥辐射和集聚作用,促进体育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各城市、地区间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助力建设成为国际体育名城。”
另一方面,随着广州马拉松赛等多个“以城市为舞台”的体育品牌赛事的快速发展,广州体育文化拥有了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载体。
“我们希望将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打造成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心,提升广州城市软实力金字招牌。”方旭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