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长是黑臭水体治理中出现的新事物,各级河长究竟有哪些职责呢?昨日,市水务局首次对167位区、镇(街)级河长进行了培训,并对日前出台的《广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明确了四级“河长”的责任,加强了对黑臭河涌治理的考核督办。
市水务局同时透露,在6月底前将开通广州治水APP,市民可通过APP进行河涌治理相关问题的投诉和建议。
区级“河长”名单已出炉
实际上,2013年广东省就要求各地在重点流域治理中推行“河长制”,广州市也表示即将推行该项制度。2014年6月的生态水城建设动员大会上,更明确提出,广州新一轮治水方案中要建立市、区(县级市)、镇(街)、村四级“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河长”。去年4月,《广州水更清51条河涌“河长”名单》出炉,在网上公布了35位区级河长的电话联系方式。
但四级河长各自具体的责任和考核办法等内容一直没有明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昨日的培训会上了解到,今年5月底,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目的就是要明确各级河长责任,加强对黑臭河涌治理考核督办。
167位河长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主要就是为了贯彻国家、省对黑臭水体治理的工作要求,加快落实《广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让各级河长知责履责、履责尽责,加快推动广州黑臭河涌整治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陶镇广;市城管委、监察局、环保局、农业局、水务局,市政府督查室;各区政府分管治水的领导;各区水务、环保、农业、城管部门的分管领导和经办人;以及167位区、镇(街)级河长参加了这次培训。
各级河长职责不同考核细则还在制定
培训会上,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对《广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冯明谦表示:“此前我们公布了51条河涌河长名单,但河长职责不够明确。为此,有必要按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进一步健全市、区、镇(街)、村(居)级河长体系,细化各级河长职责。”他介绍,河长制要做到可查询、可追溯、可问责。市级河长职责侧重于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区级河长侧重于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经费保障、监督检查;镇(街)级河长侧重“管”,主要负责河道及排水设施维护、河道保洁、污染源查控工作;村(居)级河长侧重于“查”,主要负责日常巡查以及配合上级河长、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
据悉,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会同市治水办做好督促检查工作,要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纳入各区、各部门、市水投集团年度绩效考核;检查督促各区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纳入对各镇街、村(居委)年度绩效考核。那么,将如何对各级河长进行考核呢?冯明谦向记者透露:“对河长的考核细则还在制定当中,正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考核办法,包括了国家要求的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
此外,冯明谦还表示,未来会在每条河涌竖立河长公示牌,牌上面会有具体河长的名字、联系方式等,并在公示牌上公布广州治水APP二维码,市民可通过APP投诉和建议河涌治理相关问题。冯明谦说:“河长公示牌正在制作中,很快陆续会竖起来。广州治水APP预计将在6月底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