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公用事业

西关腹地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公示

  • 听全文
  • 2021-07-2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历史文化街区新建建筑限高18米

  7月20日,位于西关腹地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宝源路、宝华路和昌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开始征求意见公示。保护利用规划将街区内划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部分,新建、扩建建筑最高不能超过18米。

  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宝源路为主干,范围南至逢源中约,经逢源东街、宝贤坊至莲塘二巷,北至逢源北街、宝源正街,西至龙津西路,东至宝华路,总面积为9.55公顷。保护要素分为物质性保护要素和非物质性保护要素两类。其中,物质性保护要素包括:不可移动文物5处、历史建筑20处、传统风貌建筑1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27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4处,一类传统街巷4条、二类传统街巷3条、一类骑楼街1条、巷门4处、麻石板街巷15条。非物质保护要素包括:民俗口诀。

  宝华路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以宝华路为主干,范围南至十六甫二巷、连登横巷,与上下九-第十甫路历史文化街区相接,北至长寿西路、西起宝华路,东至宝华大街,经观音大街、文昌南路、十六甫东街、宝华南二巷至翁源巷,总面积为7.74公顷。

  昌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北至逢源中约,东至恩宁路,西南皆以昌华涌为界,总面积为6.06公顷。物质性保护要素包括:不可移动文物11处、历史建筑21处、传统风貌建筑1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8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2处、一类传统街巷3条、二类传统街巷5条、一类骑楼街2条、巷门5处、麻石板街巷5条、水系1条、古树名木1棵。非物质保护要素包括:粤剧、民俗口诀、革命实业家刘学询与刘园遗址。

  三大街区均划分有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部分。核心保护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和修缮。除建设必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建设控制地带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和修缮。进行新建和扩建活动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在体量、色彩、材质等风貌应与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得改变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原址重建的骑楼建筑,其层数和檐口高度应与相邻骑楼建筑相协调。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