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是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记者从广州市河长办获悉,广州采取组织专家现场指导、调整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地方标准、“卫星+无人机+人工”全方位监测等多项举措,高质量完成了流溪河、海珠湖、黄龙带水库等90余条(座)河湖库的健康评价工作,准确掌握了河湖库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河湖健康评价是评估河湖健康状态、科学分析河湖问题、强化落实河湖长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指导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的重要依据,是河湖长组织领导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重要参考。为有效指导各地河湖健康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省河长办出台《广东省2021年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指引》,从“盆”、“水”、生物、社会服务功能4个准则层,在水利部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碧道建设综合效益”和“流域水土保持率”2项指标。
广州去年2月开展重要河流湖库“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组织各区和各流域管理机构,对全市重点河流湖库开展健康评价。通过专题培训、开设“共筑清水梦”线上系列讲座等方式,组织业务骨干学习国家及省有关河湖健康评价技术要求,强化与各技术支撑单位交流对接。
从2021年9月开始,广州市河长办组织有关专家调研指导重点河流湖库健康评价工作,并以“一宗一单”形式反馈修改建议;10月,组织召开典型健康评价成果汇报会议,根据专家意见,流溪河、海珠湖、黄龙带水库等10个河流湖库健康评价案例,被列为典型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