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公用事业

城中村改造推进产城融合 科学城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 听全文
  • 2024-01-2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以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位于广州科学城的大塱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将实现回迁房全面交付,距离方案获批仅5年,跑出“黄埔速度”。项目释放出成片连片产业用地,成功引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等科技创新产业载体,以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作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黄埔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坚持行政推动、政策创新双管齐下,改造项目批复数量、开工面积、竣工总量、投资金额等指标数据持续领跑全市。为坚决扛起“经济大区真正挑大梁”的责任担当,黄埔区通过城中村改造,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土地资源,为市民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为经济“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实现公共利益、社会效益全方位提升,构建宜业宜居新黄埔。

  土地成片连片开发,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大塱片区地处科技创新引擎的广州科学城,如何借助城市更新为经济引擎注入新动力?黄埔区针对大塱片区原来土地权属多样、空间犬牙交错,按常规手段实施改造效果欠佳的情况,首次探索实施“旧村用地—集体留用地—政府储备用地”联动改造开发,释放出成片连片高质量产业发展空间,打造集约节约高质量发展的“大塱样本”。

大塱片区鸟瞰图

  如今,大塱片区形成9.1公顷连片商业商务用地,打造了23万平方米区域创新中心;由村自行开发10.4公顷集体留用地,建成35万平方米集体物业并引进高端产业。紧邻萝岗地铁站的至泰广场,是村集体合作开发的大型综合商业体,项目吸引了大批新兴企业落户,引入了超十家区域首进品牌和知名品牌旗舰店。

  数据显示,大塱片区目前高端商业占比20%,产业及公服配套占比31%,居住占比49%,建设并引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京广文化新干线等科技创新产业载体,用地低效的城中村“变身”宜业宜居的新城区。改造后,村集体收益将由1000万元/年增至2.4亿元/年,村民人均年收入由6000元/年增至12万元/年。

  安置房5年全面交付,跑出“黄埔速度”

  如今,大塱片区内所有回迁房已顺利封顶,首期670多套回迁房已于2023年3月交楼。项目自2019年6月实施方案获批以来,一路高效推进,预计2024年可实现全部复建安置房交付使用,创造了实施方案批复后2年内整村拆平、5年安置区全面交付的“黄埔速度”。

大塱村民在安置房内饮茶聊天

  大塱村回迁房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回迁房按照村民的居住与出租等不同需求,户型涵盖40~150平方米的一房至四房。“我们入住已经大半年时间了,因为房子是精装修交付,我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购买家具,即可拎包入住。”大塱村村民罗先生说。

  村民“上楼”后,生活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过去城中村一房一厅只能租到几百块,现在回迁房一房一厅租金高了很多,经济效益变好了。我们自己也住上了电梯楼,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也跟着改变。”大塱村村民、回迁房业主罗仲卿说。

  除了生活环境变美之外,大塱村旧改后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也更完善。项目配套1所18班幼儿园、卫生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居民健身场所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已配建省一级名校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北校区),居民生活、出行所需都将得到满足。

  释放产业用地

  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局长侯奔说:“我们通过政策创新、行政推动,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在产业空间释放、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产业空间释放方面,黄埔区已批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规划落实政府产业用房等产业载体总建筑面积约1019万平方米,预计全部重点项目改造后,可释放产业载体面积约2108万平方米。黄埔区通过储改结合,在大塱、何棠下、汤村等旧村项目释放的产业用地上,推动多益网络总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小鹏汽车智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产业的发展带动共同富裕。黄埔以城中村改造推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建设,其中文冲村级工业园改建为中国软件CBD,引进自动驾驶龙头企业百度阿波罗,集聚统信、麒麟等50余家国产软硬件企业,村社集体经济收入从每年200万元提升至4800万元;横沙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竣工交付的商业办公楼每年为村集体返还物业租金收益1745万元,与改造前相比实现倍数级增长。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