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十一号线通车,以“环”为形,勾勒出广州的“城市圈”“交通圈”和“经济圈”;在开通初期,与既有9条线路换乘,城市轨道“四通八达”再进一步。
以此“环”回顾,这一年广州交通项目硕果累累——地铁新线开通,形成“环线+放射线”大都市地铁网络;南中高速项目通车,一桥通三市,打造黄金内湾重要交通枢纽;梅龙高铁开通后,梅州至广州通行提速缩短2小时;今年以来海关累计保障广州白云机场口岸新开通国际航线共38条……
9月14日,梅龙高铁首趟列车抵达梅州西站。
10月30日,南中高速正式通车。
广州的内外联通愈加紧密,通达全国链接世界的“血脉”更加畅通,展现了广州的蓬勃生命力,以交通之“环”畅通经济循环、赋能千行百业。
以“环”收官:城内通带动城际通,交通圈画出经济圈
家住番禺在天河北工作的小李对地铁十一号线期盼已久:“终于等到十一号线通车了!之前我每天上班坐十八号线到冼村,出站后到公司还有两公里,路况比较复杂只能打车。”小李表示,地铁十一号线通车后可以从龙潭站再坐到龙口西站。“下了地铁几百米就到公司了,不仅乘地铁时间可控,还省了一大笔打车费。”
地铁十一号线芳村站站台。
地铁十一号线肩负着串联线网、城市的协同互动,提升人民出行幸福指数的使命,全线共设3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达26座,开通后将有14座车站与既有线路实现换乘,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实现与城市内部多条地铁线路换乘的同时,地铁十一号线还与多条外部地铁线路相接,乘坐地铁十一号线可“丝滑转线”去往黄埔、增城乃至佛山。不仅城内通,还实现城际通。穗莞深琶洲支线、广佛东环、佛穗莞等城际线路也将与地铁十一号线相接,以“小环”带“大环”,广州交通出行“朋友圈”愈加紧密。
地铁十一号线环绕中心城区一圈,还“画”出了一个“经济圈”,一线串起琶洲、天河北、金融城、白鹅潭等板块,地上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下是地铁带动人群的川流不息,发展与生机在地上地下奔流交织。
随着十一号线的开通运营,广州地铁的运营总里程突破700公里。当地铁线网密布,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圈悄然成型,由广州地铁运营的市内外“地铁+城际”里程超过1000公里。
打通“环节”:出行提速“强骨骼”,线网完善“畅血脉”
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提的是出行之速,缩的是时空距离,促的是社会发展。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于今年5月通车,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广州最快1小时畅达佛山、东莞、惠州、肇庆。
高快速路进一步“编织”成网,延伸着城市的出行半径。今年10月30日,南中高速通车,串起多条高快速路和国省道,成为“黄金内湾”重要交通枢纽。广州通过南沙联络线(万顷沙支线)与深中通道相连,实现与深圳、中山在伶仃洋上紧密“牵手”,这条“人字形”高速公路为大湾区大联通再次按下加速键,打通出行环节,人流车流物流加速流通,交通流量转化为发展流量。
除了已建成项目为城市“强筋骨”外,多个交通项目也在火热建设中,将在未来“畅血脉”,持续提升广州交通枢纽能级。
在海珠湾隧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抢抓节点,有条不紊进行桥梁承台钢筋绑扎、隧道防火板安装……目前项目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87.5%,建成后,将搭建起一条从广州中心城区至广州南站的快速通道,预计从内环路东晓南高架桥出发15分钟可达广州南站。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项目第二批首节沉管E1管节已于11月浮运出坞,完工后,内环如意坊立交至芳村大道两地通行时间可由原来的15—30分钟缩短至4分钟左右。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一期)即将通车,通车后佛山及广州金沙洲地区可快捷到达广州大坦沙岛,随后经珠江大桥东桥进入广州市中心……
高效链接全球、便捷辐射全国、快速直连湾区。广州正着力锻造交通长板,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通枢纽集群,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的交通,正以其高质量发展推动广州不断“扩圈”“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