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交通服务

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开工 实现穗港中心城区1小时直达 预计2027年建成

  • 听全文
  • 2023-09-2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南联络线吹响“高铁进城”集结号

  继9月26日广汕高铁正式开通,广州9月27日又迎来一条重磅线路的开工。9月27日上午,新建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以下简称广南联络线)开工动员大会在广州市荔湾区举行,标志着广南联络线正式开工建设。

  作为广州首个牵头推进的高铁项目,广南联络线不仅将实现广州市中心1小时到香港西九龙,也吹响了“高铁进城”的集结号。接下来,广州还将陆续建设一系列联络线,打通轨道交通“毛细血管”,助力广州建设世界级交通枢纽。

  将广深港高铁、广珠城际进一步引入广州中心城区

  广南联络线位于广州、佛山两市毗邻地段,线路全长16.077公里,其中桥梁1.093公里,隧道13.21公里,正线桥隧比例88.97%,设计时速200公里,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负责设计,广铁集团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建设,建设工期4年。也就是说,项目计划在2027年9月竣工。

  广南联络线的建设能为广州带来什么?据介绍,广南联络线首先会将广深港高铁、广珠城际进一步引入广州中心城区,可大幅缩短深港、珠澳至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实现穗港中心城区1小时直达。项目建设对推动“高铁进城”、市民就近乘车具有重要意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广南联络线项目总体郑鹏杰告诉记者,从广州站到广州南站通达时间只需要15分钟,从香港西九龙站到广州站也将实现1小时通达,这样大湾区南部的客流都可更方便地引入广州中心城区。

  据了解,2018年9月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开通运营,省港双方就广深港高铁动车引进广州市中心城区提出构想,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省市要求,紧密结合旅客出行实际需求,启动相关研究工作。5年来,广州往南的通道,如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的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可见来往客流之多、需求之旺,如果能连通两地市中心,将大大方便广大乘客。

  进一步完善广州枢纽主客站间互联互通

  广州枢纽要提升辐射能级,除了打通“大动脉”,还要通过一系列联络线的建设,打通“毛细血管”。

  据悉,广南联络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广州枢纽主客站间互联互通,优化提升枢纽客运系统布局,增强枢纽及路网运输灵活性,成为落实建设大湾区国家战略,强化广州市湾区引擎定位,建设世界级交通枢纽的有力支撑。

  该线路可连通广州站、广州白云站、广州南站等枢纽主客站,连接起既有京广普速铁路、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汕高铁、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等线路,以及规划建设的永清广、广河等铁路,对充分发挥广州铁路枢纽各客站能力,实现深港珠澳始发客车直通广州中心城区,完善运输组织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如何连通?郑鹏杰介绍,往南看,广南联络线解决的是大湾区南部区域,如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等城市与广州中心城区通行的问题。往北看,年底随着白云站投入使用,将开建京广高铁联络线,可将京广高铁引入广州白云站。往东看,目前,刚刚开通的广汕高铁虽然能进入广州东站,但受限于当前的承载能力,线路不算多,因此也将建设广州东到新塘5、6线,开通之后,广汕高铁的大量始发车可以从广州东站发车。往西看,除了广湛高铁将直接进广州站和广州白云站,贵广、南广高铁将通过改造广茂线,实现西边来车能直接进城。“由此可见,对于广州枢纽而言,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各条联络线实现高铁进入中心城区的目标。”

  广南联络线新建工程起于荔湾五眼桥止于广州南站

  广南联络线如何连通广州站和广州南站?

  据介绍,广州站至广州南站新建的工程起点位于荔湾区的五眼桥,连通广州站的方向是自在建的贵南广联络线接轨后引出,再快速入地后沿花地河东侧前行,分别上跨地铁28号线、下穿25号线,与拟建城市快捷路共通道前行,线路下穿花地大道后绕避西塱污水处理厂,下穿环城高速后沿环翠南路敷设,下穿珠江、佛山地铁规划11号线、佛山规划19号线、陈村水道后沿广州南运用所外侧折向西南,穿过京广、贵广四线桥后于广州南站北咽喉原预留动走线接头处接入广州南站。全线设广州站和广州南站2座车站,均为既有站;增设荔湾线路所和五眼桥线路所。

  备受关注的是,这条连通广州站和广州南站的联络线全程都穿行在城区内,建设方面有何难点?

  据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吴汉奇介绍,西塱隧道为本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3.21公里,隧道采用单洞双线敷设,分段使用明挖法、矿山法及盾构法施工,工程工期41个月。难在何处?他说,隧道区间并行武广高铁、1次下穿运营地铁隧道、1次侧穿在建地铁隧道、5次下穿规划地铁,4次穿越高架桥梁桩基和多处建筑,受水文、地质以及线路交叉条件影响,该隧道采用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期间将面临很大的施工安全风险和施工组织难度及工程质量控制难度。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