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上午,作为留交会重要活动之一,“聚焦南沙,推动自贸区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开讲。论坛上,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开发区(自贸区)管委会主任、区委书记丁红都指出,南沙地处珠江三角洲口岸,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港口岸线资源丰富,背靠珠三角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以及拥有6000万人口的城市群,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肩负打造广州的未来、广东省新一轮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的重大历史使命。
南沙自贸片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展望下阶段,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坦言,作为广州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未来3至5年,南沙的发展要兼顾开发建设和制度创新两个重任。相比前海、横琴,南沙的开发任务更加艰巨。
“支持南沙创新创业的各种政策已到位,南沙可以放开手大干一场。”毛艳华建议,在粤港澳合作方面,南沙要借助自贸试验区的优先政策落地,优先推进粤港澳板块工作,尤其是吸引港澳的高端人才来南沙创新创业,弥补目前南沙片区专业人才不足的限制制约。
广州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则从梳理世界自贸区发展经验的视野下,探索南沙发展的启示。目前,世界的自贸区发展存在5个显著特点,包括传统制造+贸易功能正在减弱,未来是科技+金融的模式,增加创新含量;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和优质服务;贸易坚定化、高效便利化;出台比较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功能专业化、复合型发展、满足区域发展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