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最新服务 > 教育服务

广州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 2027—2029年有四大变化

  • 听全文
  • 2025-03-0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中考语数英共增加70分

  2月28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教育局关于2027—2029年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和《2027—2029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体育中考实施意见》)意见的公告。2027至2029年广州中考政策可能有哪些“变”与“不变”?

19bc75bd80d96658c13b.png

  变化

  语数英分值增加,“道法”、历史、化学分值减少

  最受家长关注的是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分值的变化:语文、英语的满分分值从120分提高至140分;数学分值从120分提高至1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值从90分降低为70分;化学分值从100分降低为70分。物理、体育与健康科目分值保持不变。中考录取计分科目保持8科不变,总分810分保持不变,文理科占比保持不变。

  市教育局表示,此变化综合考虑与新课程改革方向相衔接、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夯实语数英学科基础,注重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如逻辑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为沃土计划和脱颖计划奠定基础,以及适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因素。

  随迁子女招生计划比例上限拟提高2个百分点

  《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拟微调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计划比例上限,从现行的“8%—18%”调整为“8%—20%”,具体比例由各区、各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其他政策不变。

  市教育局表示,考虑到2024年起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计划已与户籍生计划同时投档录取,录取随迁子女分数“倒挂”“断档”现象已基本消除。提高计划比例上限,可以让部分随迁子女占比较大的区在“8%—20%”范围内适当调增招收随迁子女最大计划比例,保障户籍生与随迁子女升读公办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权益。

  增加“中本贯通”招生计划

  广州拟在招生录取第一批次设置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将原有外语、艺术类招生计划纳入其中,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在第一批次增加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招生计划,开展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培养试点,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优化体育部分项目考试标准和评分规则

  《体育中考实施意见》印发后,将结合往年体育统一考试各项目考生得分情况,重点优化部分项目的考试标准和评分规则,均衡各项目难易程度,使评分标准更科学,更有利于引导考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相应项目考试。

  不变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两考合一”的性质不变,考试科目、考试方式以及考试命题组织方式保持不变,录取计分科目总分,文科、理科总分占比保持不变。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以及作用保持不变。

  3.考前填报志愿、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方式、补录规则保持不变。

  4.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范围保持不变。

  5.自主招生学校适用范围、比例上限保持不变。

  6.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比例以及报考条件保持不变。

  7.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两个有”条件、投档录取方式保持不变。

  8.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安排保持不变。

  9.《体育中考实施意见》整体保持不变。考试内容和分数不变、考点要求和考试时间不变、“外地返穗生和往届生”考试成绩评定不变、特殊类考生考试成绩评定不变。

  为何这样变

  为何增加语数英分值 为何数学分值最高

  与新课改、新高考导向相衔接 强化理科思维培养根基

  提高语数英三科分值,特别是将数学分值提至最高,具体的考虑是什么?市教育局表示,提高语数英三科占比、强化语数英基础学科是中考改革大势所趋,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相衔接,也与高考综合改革导向相衔接。适当突出数学分值,目的是强化理科思维培养的根基,有利于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也体现广州市作为省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数理培养特色。

  英语与语文分值同步提高,一是助力广州市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二是引导考生增强跨文化沟通理解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三是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

  针对录取计分科目总分保持810分不变,广州市教育局表示,主要是为了方便考生参考往年录取情况填报志愿,方便教育管理、质量监测、招生录取等工作。

  为何降低历史、“道法”、化学分值

  符合课程容量情况,适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降低“道法”、历史和化学科目分值,具体的考虑是什么?市教育局表示,这三科的分值调整一方面更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容量要求,有利于教师开展更多实践性、探究性教学,关注培养学科思维;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这些科目的探索兴趣。

  此外,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方式保持不变,继续实施全闭卷笔试。广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在2002年至2020年实施开卷、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自2021年起经综合研判改为全闭卷考试。市教育局表示,实践表明考试方式并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影响学习负担的决定因素。下一步将继续通过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和命题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备考压力,保障考试公平公正。

  试卷结构、考试时长是否有变

  语数英考试时长不会超过2小时

  随着录取计分科目的调整,有家长关心,试卷结构、考试时间会不会有变化?广州市教育局表示,经过近年来广州中考改革的实践,目前广州中考所采用的试卷结构、考试时长均较为合理,与教学管理、考试组织、招生录取相适应。试卷结构是基于考试测量学并结合广州教学实际长期摸索而确定的,不会因为科目分值的调整而发生颠覆性变化。科目分值调整后,卷面原始分是否调整将在配套文件中另作说明。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时长不会超过2小时,其他科目的考试时长不会超过1小时。

  还有家长关注,广州中考命题组织方式是否有变。对此,市教育局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广州市2027年至2029年中考将继续保持自主命题不变,下一步将继续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科学设置试卷难度,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试题,杜绝偏题、怪题。

  市教研院:教学质量监测应保持稳定

  面对本轮中考改革,学校、教师应如何做好教学安排?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表示,由于计分科目保持8科不变,总分保持810分不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监测工作等应基本保持稳定。各科目的教学内容、能力要求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各校应继续以市教育局印发的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基本参照,充分保障各科目的教学时间和学习安排。教师要通过调整教学策略、创新课程设计、加强师生互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借助“人机协作”等手段改进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适应中考改革,促进全面发展。

  专家:建议优化文科科目测评方式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吴颖民认为,本次改革在科目分值调整上,提高语数英三科分值占比(从44.4%提升至53.1%),特别是数学单科占比达18.5%,体现了对核心基础学科的重视。语文、英语作为思维表达与人文交流的核心载体,数学作为科学素养与逻辑思维的基石,其分值的提升将倒逼教学更注重能力培养而非应试训练,这与全球教育强调的“4C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创新)高度契合。

  吴颖民表示,文科中“道法”、历史合计占比从22.2%降至17.3%,理科中化学占比从12.3%调至8.6%,并非弱化这些学科,而是通过命题导向素养教学,实现有效减负。改革保持了文理科占比的稳定性(文科51.9%、理科39.5%),既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又避免因剧烈变动引发焦虑。

  同时,吴颖民也建议,要同步完善三方面的配套举措:一是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研训,加强人工智能与新课程、新教材学习的融合,为命题改革创造条件;二是优化文科科目测评方式,如探索“道法”、历史的主题式综合考核;三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评估改革成效。

  教师看法

  分值调整或影响不大

  一位有丰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的教育管理者对记者指出,光以分值看各科权重,其实并不十分准确。

  中考根据考生排位进行招生录取。在这场排位赛中,影响排名更重要的因素是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区分度高的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让不同考生都能“各得其所”,获得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分数。因此,分值增减并不一定会影响到学生成绩起落,各科在命题中如何设置题目的区分度、难度,分值增加在哪类题型中,与成绩、备考的关联更大。

  倒逼学校改革教学

  这位受访教师认为,提高分值等改革举措的重点,在于以中考“指挥棒”倒逼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让一线老师和管理者真正成为主力,将新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例如,上海在2021年中考改革增加了分值为15分的“跨学科案例分析”科目考试,推动一线教师重视跨学科项目教学。

  家长观点

  释放重视基础学科的信号

  有家长认为,新变化明显向学生发出了要重视语数英三科学习的信号。家长肖女士对中考各科分值变化表示支持。“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做事就该有主次之分。语数英主科分值提高,势必会让大家放更多精力在这三门上,而这三门也的确是知识体系的主轴。”

  家长雷女士认为,“道法”、历史、化学三科考试分值减少,可能跟三门课程较难学深学透有关。语数英共同构成终身学习的基础框架;同时要将“道法”及历史等“文综学科”、物理及化学等“理综学科”的学习关联起来,不能偏科。

  拟相应调整家庭教育重心

  肖女士分享道,若这一新方案落地,她会根据分值调整家庭教育重心。比如,语文学习需广泛阅读、加大阅读量,除增加陪孩子阅读的时间以外,她可能会多和孩子探讨对某一信息或事件的看法,培养孩子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快速梳理信息的能力;数学方面则会重点激发孩子数学思维,进行拓展训练;英语方面,督促孩子多背单词,训练阅读理解和听说运用,把英语真正用起来。

  雷女士则表示暂时不会有具体行动。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阶段性的考试成绩高低虽然能决定一个人短期的学习环境及教育质量,但让孩子在学校授课过程中找到兴趣所在,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才是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