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国之根本。守护青少年学子的成长之路,便是守护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当晨光洒满校园,学子们踏上求学路的每一步安稳,坐在教室的每一刻舒心,奔跑在操场的每一阵欢畅,背后都藏着人大代表躬身为民的身影。广州市各级人大代表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为笔,听民声,察民意,并依托“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工作平台,把群众一条条“扫码留言”转化为一件件“落地实事”,线上线下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广州教育民生的画卷上,勾勒出万千学子安全成长、快乐求知的温暖图景。
从“破损场”到“标准场” 守护学子运动安全
新学期伊始,在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小学开学典礼上,升级焕新的球场正式启用。这项“民生工程”的落地,离不开白云区、钟落潭镇两级人大代表历时两个多月的全力推动。
今年6月中旬,区人大代表刘耀均和镇人大代表祝小平走进广二师实验小学,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活动。
“老师,我昨天被破损草坪绊倒,膝盖擦破了皮”“下水道盖翘起来了,我们不敢往那边跑”,几名学生的倾诉,引起代表们的高度重视。
“去操场看看!”长期关注教育领域的刘耀均当即提议。来到操场,这场走访变成了“问题排查现场”。该校的运动场人造草坪大面积脱落,水泥地裸露且凹凸不平,部分区域出现2厘米深的裂缝;12处下水道井盖有7处破损,3处松动翘起,踩上去“咯吱”作响;排水口被泥沙堵塞,说低洼处还积有前几天下雨的水渍。人大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球场修整工程正式启动。
如今,崭新的塑胶跑道、平整的环保草坪、安全的排水设施……该球场的启用不仅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更为全校1700多名师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运动空间。
在白云区萧岗小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操场设施因年久失修,老化问题愈发凸显:塑胶跑道大面积开裂、起砂,雨天还容易积水;篮球场地表磨损明显,球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今年6月开展的人大代表进校园调研活动中,人大代表了解情况后,将校园操场翻新问题整理成专项建议,正式向白云区人大常委会云城街道工委提交。
从发现问题到链接资源,从监督施工到完工验收,人大代表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实践,将“破损场”变成守护学子安全的“标准场”。
为了孩子上下学 跟踪督办公交车开进社区
“从9月1日起,番101路公交车到我们小区接送学生。”听到这个消息,番禺区石壁街碧桂园东苑的居民无不欢欣鼓舞。这一便民举措的落地,得益于人大代表的现场协调与跟踪督办。
此前,碧桂园东苑居民通过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向人大代表反映,番101路公交车未在碧桂园东苑小区设站,导致小区学生需步行近600米才能乘车,家长们迫切希望公交车能在小区门口设站。
“孩子的上学路不能有半点将就!”收到问题后,在番禺区人大常委会石壁街道工委组织召开的现场协调会上,市人大代表朱云、区人大代表温成军等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公交运营企业共同深入研判市民群众提出的诉求。
在人大代表的持续跟进和区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交运营企业于9月1日起安排番101路公交车到碧桂园东苑接送学生。该线路公交车到碧桂园东苑的时间为7时、18时30分和19时05分,精准对接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
9月1日7时,番101路公交车准时到碧桂园东苑接学生上学,小区约50名石壁中学的学生坐上了这班公交车。到了放学时间,番101路公交车也会把孩子从学校接回碧桂园东苑。
在白云区,京溪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顺利推动白云区云英实验附属小学附近增设公交站点,极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和师生的出行,受到大家的点赞。
云英附小现有学生515人,教职工31人。由于学校周边缺乏公交站点,七成家庭依靠私家车或电动自行车接送,三成家庭则委托巴士接送。
作为交通主干道,沙太北路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家长多次通过代表联络站二维码等途径反映情况,急切盼望能够增设公交站点,解决交通安全问题。
得知这一情况,京溪街人大代表联络站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由区人大代表邓东撰写了《关于在同和沙太北路958号附近增设公交站点,以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安全隐患的建议》,并提出了可行方案。经多方努力,已开通运营的246路、747路两条公交线路,增设云英附小站点。
这一条条延伸的公交线,是人大代表们用履职初心铺就的“安全守护线”。
旧舍换“新装” 推动学校宿舍改造
新学期,番禺区石碁镇海傍小学的孩子们也收获了一个“惊喜”。
“你看这桌面多平整,椅子坐上去也稳当,再也不用担心吱吱呀呀响啦!”开学首日,海傍小学四年级的冯同学摸着崭新的课桌椅,兴奋地说。
海傍小学现有743名学生,此前600余名孩子使用的是多年前采购的课桌椅,不少桌板边缘磨损严重,部分椅腿松动摇晃,稍一挪动就发出声响,高度调节杆也大多失灵。
课堂上,高年级学生弯腰低头迁就矮桌、低年级学生踮脚够着高桌写字的场景,成了老师和家长的“揪心事”。
今年1月,来自海傍村的镇人大代表黎翠萍收到了群众通过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反映的这一问题,当即进行了走访,敏锐捕捉到这一民生痛点。
石碁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立即组织市人大代表成太辉,区人大代表冯少锋、冯锦波和黎翠萍到海傍小学开展调研,随后提出《关于协调解决番禺区石碁镇海傍小学更换课桌椅问题的建议》。
接到这份满载民生期盼的建议后,石碁镇人大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尽快研究解决方案。镇、村积极协调筹措,落实新课桌椅采购资金。
9月1日,这批新课桌椅已全面投入使用,用崭新的姿态守护着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以前孩子总跟我说写字胳膊酸、腰背累,现在终于能挺直腰背学习啦!”家长陈女士很是欣慰。
“宿舍环境大为改善,床铺安全稳固,学生们终于可以安心休息了!”增城区石滩镇港侨中学的住宿生们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焕然一新的宿舍楼,外墙重新粉刷翻新、防水工程全面升级;室内墙面平整洁白,门窗护栏整齐美观;全新的铁床牢固安全。
改变的背后,源自一份代表建议。
今年3月,在增城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杨家忠、张震科、刘奇伟等联名提交了《关于石滩镇港侨中学学生宿舍、食堂升级改造的建议》。
建议中提到,港侨中学女生宿舍楼建于1992年,存在多项安全隐患:外墙马赛克如鳞片般剥落,每逢刮风下雨便有坠落危险;宿舍内天花板、墙面、厕所多处渗水漏水;铁床弯曲变形、锈迹斑斑,螺丝松动脱落,存在塌陷隐患。
宿舍是学子在校期间的“第二个家”,宿舍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身心健康。
收到建议后,石滩镇人大高度重视。7月22日,石滩镇人大负责人主持召开薄弱学校协调推进工作会议,要求学校宿舍升级改造,务必确保在9月开学前全面完工。
新学期,同学们住进了修缮一新的宿舍。“现在晚上睡觉踏实多了,又干净又安全!”一位初三学生开心地说。
教育关乎未来,民生连着民心。从新宿舍到新课桌椅,每一处变化的背后,都是人大代表对“民生无小事”的践行。他们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用行动破解民生难题,让教育民生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位学子的心中。未来,“人大代表守护万千学子”的动人故事,还将续写更多新篇章。